銀行提高理財收益年末“吸金”
摘要: [摘要]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累計發售779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9%,較上周上升0.02個百分點,一改過往一直下滑的趨勢 記者注意到,近期股市大漲,造成銀行存款、
[摘要]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累計發售779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9%,較上周上升0.02個百分點,一改過往一直下滑的趨勢
記者注意到,近期股市大漲,造成銀行存款、開放式理財產品及貨幣基金等資金抽離的情況,因此即便央行降息,多家銀行為了攬儲,除了將利率上浮到頂外,還上調了理財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
理財收益上漲 平均達5.09%
上周,市民劉先生的手機里,收到一條來自某股份制銀行的短信,短信顯示自12月15日起,該行的多款理財產品收益率將上調:天添盈1號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將從4.36%上調至4.5%,周周盈的收益率從4.8%上調至5%,同享盈系列產品的收益率也均上調0.2個百分點,新客計劃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從5.7%上調至5.9%。“自從買了該行的周周盈產品之后,這兩年時間里,已經被多次"降息"了,最高時該產品的收益率一度達到5.5%,后來多次"莫名其妙"地下調收益率,直到最近的4.8%。”劉先生告訴記者,原以為這次銀行會再度下調理財收益,但“逆市上揚”確實讓人吃驚。“升至5%的收益率之后,我買的產品每周可以多十來塊的收益,雖然金額不大,但還是很開心。”
據統計,上周全國統計在內銀行理財產品發售數量為794款,平均投資期限為120天。其中,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累計發售779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9%,較上周上升0.02個百分點,一改過往一直下滑的趨勢。本周,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收益率再度逆市上漲。
實際上,最近把理財產品收益率悄然調高的并非孤例。近日,另有股份制銀行發行了一款“年末理財產品”,收益率高達6%。“跟該行當前正在發行的同期限同起點投資理財產品相比,這款產品的收益率很有優勢,所以一出來就被秒殺了,很多客戶現在都還在問。”該行某客戶經理表示。
不過,記者了解到,跟過往年末相比,今年的年末存款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所下滑。本周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的為6.25%,去年底超7%的理財產品亦可見到不少。“總體上來說,存款偏離度考核,對今年底理財產品收益還是影響不小。”上述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表示。
年末收益可期 注意分散投資
記者了解到,去年這個時候,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超過6%的十分常見,而今年這樣高的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已很鮮見。
一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認為,銀行這段時間推出了一些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理財產品,跟年末銀行資金需求量較大有關系。“央行宣布降息后,雖然幾乎所有銀行均在短期內調整了利息上浮空間,實際利率跟降息前保持一致,但對儲戶或機構的心理層面的影響肯定是負面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隨之下調,有可能會導致一些資金從銀行流出。而年末正是各銀行對資金需求比較旺盛的時機,所以這個時候推出一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可以留住老資金甚至吸引一些新資金入場。”“另一方面,前段時間股市賺錢效應也逼迫銀行必須拿出更好的產品來抗衡股市的吸金力量。”上述人士認為,在股市回暖,銀行年末考核的刺激下,理財產品除結構性產品外,收益率相比前幾周有了明顯提高。
某資深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存款偏離度考核弱化銀行沖時點效應,但銀行對存款仍然有著強烈的需求,預計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還會有不少銀行推出高收益率產品,投資者可擇機出手,選擇一到兩款中長期理財產品鎖定較高收益。
另外,由于近段時間股市回暖,曾在銀行理財市場上“銷聲匿跡”的股票掛鉤類銀行理財產品也逐漸增多。對此,某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此類產品收益浮動較大,建議選擇本金有保證的產品。“最高收益率和最低收益率可能出現在銀行掛鉤股票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上。比如某股份制銀行的一款100%保本掛鉤股票的產品,最高年化收益率為11%,到期實際年化收益率僅為3%。因此,投資者在購買這類產品時還是要慎重。”該人士說。“可以肯定,如果存款利率沒有上調的話,今后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會逐漸下降的。” 有理財專家分析,在利率市場化和貨幣寬松的大背景下,未來產品收益可能會繼續下行。但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排除短期逆勢上漲的可能性。“在不考慮流動性的前提下,投資者為了穩健可以選擇期限較長的產品來鎖定收益。尤其是在今年年底尋找收益率較高,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進行資產的配置,來年或許就找不到這樣的產品了。 ”
(金融投資報)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