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條條大路惠民生
摘要: 移動互聯網正在從連接人與人,人與信息,向連接人與設備、人與服務發展。普通人的生活也因此變得更加便捷。圖為在日前舉行的微信公開課“微信小鎮”的體驗中
移動互聯網正在從連接人與人,人與信息,向連接人與設備、人與服務發展。普通人的生活也因此變得更加便捷。圖為在日前舉行的微信公開課“微信小鎮”的體驗中,觀眾正使用微信直接遙控電視。 本報記者 陳 靜攝
又到一年年末時。
如果說去年移動互聯網諸多勾連線上和線下的O2O應用還是一種時髦的“試水”。一年后,人們已可以清晰描繪出由它改變的未來輪廓。通過無所不在的網絡,來自市場和政府管理部門兩端的驅動,正在不斷創新生活服務和公共服務的內容,讓普通人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
市場驅動的“超級入口”
今年“雙12”的頭40分鐘,在線洗衣已付款訂單2375筆;第一個小時,保潔、洗衣、洗牙補牙等生活服務被買走了1萬多份。在整個“雙12”期間,無線占比高達45.8%,線下生活服務類產品成為最大的亮點。通過移動互聯網,許多過去難以形成電商產品的服務項目得以“上線”。網友“flower”甚至這樣“暢想”未來通過手機定制的一天生活安排:“7點司機送小孩上學、10點家政阿姨上門做清潔、11點快遞員上門收取待洗衣服、下午3點美甲師上門做指甲、下午5點私人廚師上門制作晚餐。那時,我期望還能記得在這個‘雙12’所進行的第一次好奇嘗試。”
市場的驅動讓千千萬萬線下服務提供商借助微信、支付寶錢包這樣的“超級入口”在線上生長起來,其道理其實頗為簡單。美的IT部移動營銷規劃負責人吳德欣表示,此前為了推廣美的自己開發的移動APP,美的甚至給線下門店的銷售人員充話費、發手機,“哄著他們裝”,但效果并不理想。傳統獨立APP開發技術門檻頗高,蘋果系統需要經過繁瑣的審核,而安卓系統則面臨著對上千種機型的一一適配,誘導用戶下載安裝激活的門檻更高。通過“超級入口”的開放平臺,線下商家不需要再制作自己的APP,只要用戶“一鍵關注”,就可以直接下單購買使用,這就使更多線下企業能夠專注于服務內容實施。
移動互聯網不僅讓線下服務能夠在線完成支付閉環,也讓傳統服務“舊貌換新顏”。在上周舉行的微信公開課上,線下商家們也展示出依靠微信“24小時在線”進行的服務創新。廈門科拓總經理孫龍喜分享了“智能停車”案例。在以微信作為連接平臺的智能停車場里,借由車牌的視頻識別技術,用戶無需在進入時拿卡,在進入停車場時還能實時得到應去哪里停車的推送信息,等到停好車,則會被告知到底把車停在了哪里。使用者在消費后可以掃描商家提供的二維碼兌換停車券,離開的時候,只要在路上提前支付停車費,規定時間內就可以直接快速離場。在廈門一家萬達商城的停車場實踐中,過去進場11秒、出場16秒的時間被因此壓縮到進出都只需要3秒。
“數據分享”指引智慧城市
如果說千百萬生活服務商家進軍移動互聯網是將它作為開拓市場、創新商業模式的渠道,那么對于公共服務機構和政府管理部門來說,向移動互聯網開放數據和資源則成為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一條“新路”。比如支付寶和微信都在力推的醫院項目。
在剛剛過去的11月,支付寶和微信兩大“超級入口”先后宣布開通了醫保實時報銷服務。在廣州華僑醫院,醫保患者使用支付寶錢包就診,每一筆費用,系統都會將廣州醫保門診統籌支付部分作實時結算,用戶在支付寶錢包內只要支付自付部分費用即可,真正實現醫保移動實時報銷。同樣在廣州,微信智慧醫療啟動了“廣州健康通”公眾號,21家醫療機構實現了微信支付結算功能。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為例,作為全國首家實現微信醫保實時結算的醫院,將“微信全流程就診平臺”與自費以外的醫保、新農合等系統打通,成功實現了全流程微信支付,患者可以利用微信完成醫保和自費部分的自動扣費。
通過移動互聯網,對數據這一核心資源的匯集與分析,讓政府決策部門能夠實現以往難以完成的工作。北京市經信委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處處長姜廣智介紹說,大數據正在幫助北京治理霧霾。“在與IBM合作的‘綠色地平線計劃’中,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將外來污染物的運動速度、成分疊加到本地污染源的排放曲線上,就能提前幾天甚至幾周預測到可能到來的重度污染天,從而分門別類地提供污染源的控制措施。”
軟通動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天文對此也頗為感慨。他向本報記者展示了軟通動力開發的“城市綜合運營平臺”:“比如一旦發生火災,市政部門不僅能夠直接調閱管線情況、涉及人口和建筑平面圖等匯集在一個平臺上的數據,還能派出無人機,通過數據傳回實時建模,準確把握即時情況。”他在軟通動力第二屆創新技術論壇上的演講中坦言:“以智能化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行業領域的實踐和應用效果已經凸顯,‘產業互聯網’正在孕育著一場比‘消費互聯網’更大的變革,其必將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產業的升級。”
除了直接使用數據,未來政府部門還有可能將更多數據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從而催生出新的應用和服務。貴州省經信委副主任馬寧宇表示,在建立動態的數據采集機制之外,政府服務水平的提高還來自于數據交換機制的建立。“只要政府把控好數據脫敏和安全的問題,一些數據完全可以開放出來,讓它們產生更大的價值。”(經濟日報記者 陳靜)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