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鋪村 風物流變見滄桑
古運糧河村邊流過 千年古井述說歷史 華麗轉身,村莊將建設成為高檔社區
摘要: □晚報記者 李玉榮/文 閆宏偉/圖提起開發區關王廟鄉八里鋪村,或許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位于關王廟鄉北部、距離遂平縣城4公里、因為有很多店鋪而得名的村莊。但是又有多少
□晚報記者 李玉榮/文 閆宏偉/圖
提起開發區關王廟鄉八里鋪村,或許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位于關王廟鄉北部、距離遂平縣城4公里、因為有很多店鋪而得名的村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這個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村莊?
近日,記者走進八里鋪村,探尋這個村莊的神秘和輝煌。
一口古井千年不枯
“古往今來,八里鋪村都是交通要道。過去,村里做生意的人很多,到處都是店鋪。”該村82歲的老人曾紀榮說,那時候,村里非常熱鬧,每天都聚集著許多來往的人。
“八里鋪村地勢較高,干旱時,溝里、河里沒水,村里的一口古井卻從來沒有干涸過。聽上輩人講,這口古井有上千年歷史。”曾紀榮說。
“3年前,村民曾獻華建房子時,把井圈到了房屋內。”村民曾獻偉說,以前古井的四周是青石板,現在已經用水泥砌起來了(如圖)。如今,曾獻華一家人還在吃著古井里的水。
記者在曾獻華家看到,這口古井直徑約1米,水面到井口距離約3米。
“井水冬暖夏涼,以前我們都喜歡用井水洗衣服。”幾位村民告訴記者。
古運糧河從村邊流過
在八里鋪村西邊,記者看到了一條從南向北的河。
“這條河叫古運糧河。以前河水清澈見底,是村民們的天然澡堂。”曾紀榮說,至于運糧河是何時開挖的,村民們都不知道。
記者看到,由于上游水源減少,古運糧河除了寬闊的河床還在顯露著它當年的風貌外,河水基本上已成了一條小溪。
“以前村民灌溉田地,都是用這河里的水。”該村黨支部書記鄧富文說,上世紀90年代,村里在古運糧河周圍建起大棚種植香椿出了名,該村曾以“豫南香椿基地”著稱,磚砌48座標準化日光溫棚,被省科委定為農業科技星火項目,年產香椿近5萬公斤。
當時,八里鋪村的大棚香椿遠近聞名,選用良種,配方施肥,清潔生產,包裝精美,產品無公害,無污染,被譽為“綠色食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八里鋪村將華麗轉身
“如今,政府給咱村老百姓創造了優美的環境。八里鋪村將被打造成高檔社區。”鄧富文說,省、市領導多次召開會議,決定投資2~5億元,在村南邊建設一個廣場,廣場的名字已經起好,叫“關公文化大廣場”。目前,整村規劃平面圖正在設計。
“八里鋪地理位置比較特殊。”鄧富文說,該村連接著遂平縣和駐馬店市區。把該村建成旅游觀光的高檔社區,讓村子的特色凸顯是理所當然。不久,村民將打工不出村,進廠不離家。
對于更多的八里鋪村村民來說,他們想的似乎更加實際,畢竟歷史已經過去,他們期待更加美好的未來。一村民發出感嘆:“北部新區如此大規模地開發建設也許正是城市快速發展的號角,而八里鋪村也應在其中。”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