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保護和行業壟斷 地方稅收優惠面臨全面清理
摘要: 今后,地方政府通過稅收招商引資的各種優惠將受到全面規范。昨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我國將全面清理
今后,地方政府通過稅收招商引資的各種優惠將受到全面規范。昨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我國將全面清理已有的各類稅收優惠政策,重申各地區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先征后返等減免土地出讓收入等政策也將被強制取消。此舉意在捋順稅收優惠政策制定權限,加強規范過去地方各種不合規優惠。對地方政府財政合理預算,規范地方債發放等具有積極意義。
招商引資的利器
在不少地方政府官員看來,招商引資可是當地發展經濟的頭等大事。對于眾多自身軟、硬件條件都不是非常突出、競爭力相對不高,尤其是同類型數量較多的城市來說,創造更多本地區獨有的優惠政策,成為了它們用來吸引企業、投資落地的“有力”手段。但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天津市、河北省內部分城市時,有部分地方投促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有時候,為了和周邊城市爭奪幾家知名企業在本地投資、落戶,地方有時候會適當、適時出臺一些“大尺度”的優惠政策,其中包括了稅收等多個方面。
“而多年來,我國也一直在強調根除地方對于市場的干擾,地方對于清理稅收等優惠政策的態度并不積極。”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所收稅研究室主任張斌表示。上述地方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地方不是不想清理,但如果我們清理了政策,而其他地方沒有清理,或者形成了時間差,就會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吃虧”。
“然而,不可否認,這些沒有法律法規做支撐的、地方政府自己‘做主’的優惠政策,實際是政府為吸引企業人為制定的、不合理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政策,把大量原本應用于公共服務的財政支出給了企業。”張斌表示。而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此前更直言,中國現行稅收優惠政策尤其是區域優惠政策過多,已出臺實施的區域稅收優惠政策約50項,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省區市,有些地方政府或財稅部門執法不嚴或出臺“土政策”,甚至通過稅收返還等方式變相減免稅收,制造政策“洼地”,形成投資吸引力。
明確稅收法定原則
根據《通知》,本次國家對于地方和部門實施優惠政策清理,涉及稅收、非稅等收入以及財政支出等三大主要方面。張斌表示,對于地方普遍采取的變相的稅收優惠政策,本次《通知》再次明確了稅收法定原則。
目前全國力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的大背景下,《通知》指出,除依據專門稅收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稅政管理權限外,各地區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未經國務院批準,各部門起草其他法律、法規、規章、發展規劃和區域政策都不得規定具體稅收優惠政策。
此外,土地好不好拿、拿的貴不貴是不少企業選擇落戶、投資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地方政府不乏在此方面為企業大開綠燈,降低拿地難度和成本,甚至不按規定走招拍掛的情況。
《通知》明確,未經國務院批準,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對企業規定財政優惠政策。對違法違規制定與企業及其投資者(或管理者)繳納稅收或非稅收入掛鉤的財政支出優惠政策,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支、財政獎勵或補貼、以代繳或給予補貼等形式減免土地出讓收入等,堅決予以取消。
倒逼地方加強預算管理
張斌分析稱,GDP為主的地方政府考核機制和我國現行稅制亟待進一步完善才是問題之源。張斌坦言,現行的稅制確實讓地方政府有了充分的動機去不計一切代價招商引資。
“增值稅等稅種地方留下的比例較高,而且部分小稅種甚至100%歸屬地方,地方政府即使前幾年通過各種方式給企業提供減免稅等優惠,但長期來看,地方政府稅收收入還是非常可觀的,而且企業落地還能帶動就業及相關產業,為政府帶來較大的既得利益,因此,地方有沖動也愿意去跟企業談條件,甚至跟其他城市‘攀比’優惠力度。”
目前,不少城市地方財政因為各種不合規、不合法的補貼、優惠,呈現出支出不合理凸顯的問題,雖然企業享受優惠只是前幾年,但不斷落地的企業需要的支出確是持續的,這就導致地方對于財政的管理始終圍繞著招商引資轉,一旦財政收入減少了就立馬再陷入補貼、吸引企業、收稅的循環。專家稱,隨著補貼政策的厘清,干擾地方管理財政因素也隨之減少,有利于地方更合理地規劃財政預算、地方債。
北京商報記者 蔣夢惟/文 宋媛媛/制圖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