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簽證互惠安排會帶來哪些利好?
摘要: 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北京建國門外的秀水街赫赫有名。一是因為“老外”來北京都會到秀水街“淘中國貨”;二是位于秀水街一端的美國大使館外,
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北京建國門外的秀水街赫赫有名。一是因為“老外”來北京都會到秀水街“淘中國貨”;二是位于秀水街一端的美國大使館外,每天上班時間都聚集著大量排隊等候辦理赴美簽證的中國人,秀水街周邊還因此形成了代存物品、代辦簽證、提供翻譯服務以及餐飲、住宿等“一條龍”服務的產業鏈。2008年美國大使館搬遷后,這一獨特景象又出現在了現如今位于安家樓女人街市場旁的新美國大使館外。
然而,這一獨特現象近期將會因為中美兩國政府新近采取的一項簽證互惠安排而改變。近日,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期間,中美兩國政府共同對外宣布達成了一項簽證互惠安排,雙方同意互為對方商務、旅游人員頒發有效期最長為10年的多次入境簽證,互為留學人員頒發有效期最長為5年的多次入境簽證。據悉,這兩項簽證互惠措施(見圖表)已自11月11日起在中美兩國駐外使領館開始實施。
中美簽證便利安排有何進展
事實上,中美兩國近年來就簽證互惠問題進行過多回合、多層次的商談,這從歷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商貿聯委會等雙邊磋商機制議題和成果清單中不難看出。同時,從中國公民辦理赴美簽證的難易程度看,也能發現中美之間的簽證便利安排近年來確實不斷取得進展。
2005年以前,中國公民赴美經商、旅游或留學,僅可獲發一次入境簽證,這對中國商人、游客和留學生來說非常不便。因為每次辦理赴美簽證都需要履行電話預約、網上填表、使館面談、中介郵寄等一系列復雜程序,且拒簽率頗高,去趟美國實屬不易。同樣,對中國在美留學生來說,為了避免回國再次辦理赴美學習簽證的復雜過程和被拒簽的風險,許多人在美學習幾年期間都未曾返回中國探親。對那些經常前往美國的中國人來說,每個人說起辦理赴美簽證都有一肚子的苦水。2005年起,中國公民赴美從事商務、旅游和學習活動開始獲發1年多次往返簽證,這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他們的簽證手續。
如今,中美兩國經過友好協商,果斷做出了互為商務、旅游和留學人員頒發長期多次簽證的互惠安排,這是1972年中美開啟人員交往大門以來邁出的最具歷史意義和戰略意義的一步。
雙方為何要實施簽證互惠
中美簽證互惠安排實現跨越式進展可以說是各種因素促成的結果。
一是中美雙方人員交往和經濟交往規模持續擴大。2013年兩國人員往來超過400萬人次(平均每天1萬多人往來于兩國之間),雙方留學生共計近27萬人(其中我在美留學生24萬,美在華留學生2.5萬);兩國進出口貿易額達5821億美元,雙方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如此大的交往規模客觀上對人員往來便利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國內一些媒體和商人已將簽證難問題看作中國商人對美投資、貿易的瓶頸。
二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崛起。美國看到,中國的商人、游客赴美為增進美中經貿合作、刺激美國內旅游消費、拓寬美勞動力就業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奧巴馬政府面對當前美國內經濟增長變緩的現狀,需要來自中國這樣一個具有巨大潛能的市場外力,進一步推動美國內經濟的繼續穩定和發展。奧巴馬政府針對此次簽證互惠安排直言不諱地指出:“有競爭力的簽證政策將幫助我們實現預想,即到2021年將有多達730萬的中國游客來到美國,每年為經濟貢獻將近850億美元,支持多達44萬的美國就業機會。”
三是中國經濟目前也面臨增長速度變緩、經濟結構調整等挑戰。美國作為中國的重要貿易投資伙伴和人員交往的重要目的地,雙方經濟的更多疊加和交融對中國同樣有利。
四是商務、旅游、留學人員占中美人員往來的80%以上,構成雙方人員交往的重要基礎。為上述人員頒發更為長期有效的簽證,將大大降低雙方政府頒發簽證的成本和持證人申請簽證的成本,促進相互投資、商貿、旅游、教育產業的發展。兩國留學生的交往對雙方青年人增加對對方國家的深入了解,以及未來兩國的長久合作與共同發展都將具有深遠積極的影響。
為中外往來便利化樹立典范
中美簽證互惠安排是兩國政府做出的一項明智決斷,同時也為當前中國與其他大國之間的人員往來便利化樹立了典范。據中國外交部網站發布的信息,目前中國已與91個國家締結了各類互免簽證協定,與39個國家簽署了53個簡化簽證手續協定,37個國家和地區給予中國公民辦理落地簽證待遇,8個國家和地區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免簽入境。此外,中國公民持有APEC商務旅行卡(相當于APEC經濟體16個成員3年多次商務簽證)的持卡量超過3萬張,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等歐盟國家也開始為中國公民辦理簽證提供諸如縮短審批時間、簡化簽證材料、頒發多次簽證等便利措施。可以說,越來越多的國家看中了中國經濟的未來前景和潛力,對與中國加強各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持樂觀積極態度,意識到需要采取更為便利化的簽證措施吸引中國的商人、游客到他們國家投資、經商、貿易、旅游、消費等。與此同時,某些仍對中國公民采取防范性簽證措施或在所謂“非法移民”問題上仍持有嚴重偏見的國家,更應該拿出政治勇氣,借鑒中美兩國政府的互惠安排,實行更為積極和具有競爭力的對華簽證政策。
可以預見,“秀水街”、“女人街”現象將逐漸淡出北京市民的視線,取而代之的是中美兩國各領域人員密切交往的熱鬧景象。相信中美簽證互惠這一利好措施將源源不斷惠及兩國人民,對中美關系的長足發展帶來深遠影響,成為中外人員交往的積極范例。(陸楚軒)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