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展示產生“申遺效應”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非遺”展示產生“申遺效應”“非遺”展示明年繼續辦□晚報記者 栗晨曦/文 侯飛/圖 上蔡尼氏&ld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非遺”展示產生“申遺效應”
“非遺”展示明年繼續辦
□晚報記者 栗晨曦/文 侯飛/圖
上蔡尼氏“一把泥”。
在2014年“中國農加工洽談會”上,位于駐馬店天中廣場南側的“天中遺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成為會上的一大亮點。古典文化長廊設計和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彩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場制作等,不僅讓逛會的市民流連忘返,而且得到了市領導、參會嘉賓的認可。
“天中遺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新局主辦,市群藝館承辦,通過各部門的共同努力、通力合作,9月5日~9日,5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非遺”展示受歡迎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的5天里,10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展示了駐馬店及周邊地市的文化特質和魅力,使社會大眾更加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并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期間,逛會者摩肩接踵,人們盡情地欣賞著民間技藝、感受著駐馬店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各“非遺”傳承人,每天早8時到晚8時在現場為逛會者介紹相關知識。還有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場制作,向大家展示了難得一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工藝、制作程序等,讓參觀者大開眼界。
“上蔡縣的尼氏‘一把泥’非物質文化遺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技藝傳承人尼發營的展示區,每天都圍滿了很多大人和孩子。他捏的農耕時代的‘老牛耕作’,技藝精湛。”負責展區全局工作的市文新局社文科科長韓擁軍說。
“非遺”展示呈現四大特點
“此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呈現開創性、人文性、多樣性、知識性的特點。”韓擁軍介紹,今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出,是想讓市民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申報等,開創了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的先河。
此次展示活動非常接地氣,請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大都是民間藝人。他們并沒有多高的收入和地位,但他們最擅長的就是用最原始的古老技藝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制作。
韓擁軍介紹,這次展示分為展板展示和實物展示,展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06個。其中,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項目94個,周邊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項目12個。項目內容豐富,呈多樣性。
另外,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項目大都來自民間,很多為寶貴項目,具有很高的趣味性。通過大會展出,很多人了解了會上參展的各項目,增加了知識性。
“這四大特點,讓此次展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擴大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讓人們了解到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更重要的是堅定了項目傳承人的信念。”韓擁軍說。
“非遺”展示明年繼續辦
這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不僅得到了我市項目傳承人和市民的認可,而且得到了客商和外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的高度評價。“信陽的葉雕傳承人說,沒想到駐馬店市第一次舉辦此類展出就辦得如此規范,效果那么好,明年他還來。周口市淮陽縣的布老虎技藝傳承人覺得駐馬店市主辦方非常熱情,讓他們很受感動。”韓擁軍說。
各參展傳承人表示此次展出擴大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他們也更有信心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下去。
為了讓市民在市群藝館就能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群藝館在展示區征集了56件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下一步,市群藝館將布置一個展廳,專門展示在會上征集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讓駐馬店市民隨時參觀和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建好后,泌陽的烙畫、遂平的葫蘆雕刻、周口的蛋雕和布老虎等在市群藝館就可看到。
“市領導要求我們明年繼續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明年我們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進行改進,多邀請一些外地市的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展,做出精品,做成‘中國農加工洽談會’的品牌。”韓擁軍說。
“非遺”展示產生“申遺效應”
“我是驛城區順河街道的。我會泥塑,想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是驛城區水屯鎮的。我會在葫蘆上作畫,在雞蛋上雕刻。我也要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會作糖畫,想問問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事宜。”
9月10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結束后,驛城區文化館館長杜海軍的電話成了咨詢熱線。
杜海軍是驛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此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搭建了平臺,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全國性的展示,影響力迅速擴大。一臺灣客商現場與纏絲雞蛋傳承人達成合作意向。驛城區一些擁有技藝但沒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提高了認識,紛紛向其咨詢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事宜。
“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接下來,驛城區將會進行相關培訓,進一步挖掘可以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引導一些技藝傳承人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杜海軍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