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險制度是金融體制改革的基礎前提
摘要:長江商報消息《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在中國已醞釀了20年之久的存款保險制度,
長江商報消息《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在中國已醞釀了20年之久的存款保險制度,已完成了制度層面的準備,呼之欲出。
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在國外發達國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1934年1月1日美國實施了聯邦存款保險制度,隨后世界各國紛紛效仿。根據國際存款保險協會的信息顯示,截至2014年11月底,有112個國家已經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制度已成為各國政府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渠道,是各國金融機構退出的制度保障,也成為各國金融穩定一項重要舉措。
事實上,自1993年底《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建立存款保險基金起,中國存款保險制度已醞釀了20年。2012年底發布的《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已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要建立健全存款保險制度。此次三中全會的《決定》更是表明了高層力推存款保險制度的決心。存款保險制度的加速推進是宏觀經濟環境的大勢所趨,也是利率市場化等金融體制改革的基礎前提。
對于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而言,最具標志性的事件是2013年7月20日,央行全面放開人民幣貸款利率管制,這是2013年以來,在金融領域推出的最為重大的改革舉措。而中國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最后關鍵是放開存款利率管制。從國際上的成功經驗看,放開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最為關鍵、風險最大的階段,需要根據各項基礎條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實施、有序推進。因為,在利率管制時代,央行對商業銀行的存款、貸款利率均進行管制,銀行可以因為管制利率條件下產生的利差獲取利潤。但放開對存款利率的管制后,這種情況會發生變化。目前,中國商業銀行同質化比較嚴重,利率市場化容易導致存款利率增速快于貸款利率增速,造成利差縮小,從而使經營壓力比較大的銀行更傾向于進入風險高的區域。一旦風險管理不善,將形成破產。這里就需要考慮金融機構的退出問題,以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
而對于行進中的中國金融體制改革來說,金融市場的退出機制遠未達到完善的程度,除了我國金融機構退出的立法體系尚待完善之外,最為突出的是我國商業銀行的顯性存款保險制度尚待建設。由于我國金融市場顯性存款保險制度的缺乏,人民銀行處置危機金融機構后需用大手筆資金進行“埋單”。同時,在處置危機金融機構過程中,人民銀行是處置問題金融機構的組織清算者,但在運用再貸款清償債務后,又成為問題金融機構的最大債權人,兩種法律角色合二為一,產生了角色混淆的現象。金融市場退出機制的尚不完善成為我國利率市場化的主要障礙,因此,存款保險制度等基礎性金融制度的建設迫在眉睫。
( 摘自:2013年11月19日 長江商報)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長江商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