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車道路面凸起過往車輛中招
摘要:□晚報記者 王永良本報訊 “市文明大道與中華大道交叉口西約100米的快車道上,居然有3道高出路面約15厘米的‘坎’。8月20日晚,我騎摩托車路過時摔傷。
□晚報記者 王永良
本報訊 “市文明大道與中華大道交叉口西約100米的快車道上,居然有3道高出路面約15厘米的‘坎’。8月20日晚,我騎摩托車路過時摔傷。”昨日,市民王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2830110反映。
快車道上有三道“坎”
8月21日上午,記者在市中華大道西段市第二小學附近的快車道上看到,在相距不足50米的道路上,有3道高出路面約15厘米的“坎”。
“快車道上的這三道‘坎’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附近商戶張先生告訴記者,“這里經常發生交通事故。昨天下午,有一個騎摩托車的人在這里摔倒,臉和腿都摔破了,流了很多血。”
“這是3個瀝青塊,幾個月前就存在了,只是沒有現在高。由于車輛不斷碾軋,“坎”越來越高了。”張先生說,該路段過往的車輛十分密集,特別是在快車道上飛馳的車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意外。
市區多條道路設“陷阱”
8月21日上午,記者到市中華大道、雪松大道、交通路、文化路等多條道路采訪時發現,這些道路的快車道上均有多道“坎”。
上午10時許,記者在市文化路西段采訪時,看到一名騎電動車的女子在躲避路上的“坎”時不慎摔倒。
“在這里摔跤的人太多了,幾乎每天都有。”采訪中多名市民表示,道路上這類“陷阱”非常多, 希望有關部門盡快修復,消除行車隱患。
(線索來自本報新聞熱線2830110)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