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刻本也有收藏價值
收藏古籍善本不能只看年代
摘要:●蕭薔 最早的古籍出現在唐代,以“日歷”的形式流傳,到宋代開始成書。歷代流傳下來的古籍分為抄寫本、刻印本兩類,按照刊刻時代區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
●蕭薔
最早的古籍出現在唐代,以“日歷”的形式流傳,到宋代開始成書。歷代流傳下來的古籍分為抄寫本、刻印本兩類,按照刊刻時代區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遼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國刻本等。
古籍中的影刻本是明清時期對宋元版本的高仿贗品,最早脫胎于“影抄”工藝。明朝中后期,代表了雕版印刷技藝巔峰的宋元版本書籍已屬珍稀,文人士大夫卻又獨愛宋元版本,影抄工藝應運而生。
影抄,就是用薄而透明的紙,逐頁蒙在宋元刻本書頁上,一絲不茍,描摹或雙勾。這樣的抄本幾可亂真,但它僅以“錄副”的孤本形式存在,不能滿足文人需求。書商又將影抄描摹的書頁上版鐫雕,這樣雕印出來的書,因為版樣是影摹而來的,所以稱影刻本。影抄、影刻之風于明清極盛,基本都是影宋、影元。
這些影抄、影刻的高仿宋元版本的版式、字體與原版很難區分,就連乾隆皇帝這樣的大藏家有時也會看走眼。據載,“天祿琳瑯”藏書中,經乾隆題為宋刻本的古籍,就有一些是明翻宋的影刻本。上世紀90年代拍賣場上出現的4冊被乾隆題為宋刻的“天祿琳瑯”藏《歐陽文忠公集》,其紙張被鑒定是明代的白棉紙。
業內人士認為,現今市面上的影刻本也有收藏價值,它本身就是古籍翻刻本中藝術價值最高的品類,原來的宋版本已經湮沒不見,明影宋也就成了最久遠的古本。特別是歷史上著名毛晉的“汲古閣影宋本”,其價值與宋版書不相上下,但絕大多數影刻本畢竟只是對原宋版書形式上的復制品,其歷史文化價值、藝術價值與它的母版宋版書還是不能相提并論的。
古籍收藏不能只看年代,還要注意刻本優于印本,初刻優于翻刻,套色優于單色,圖畫優于文字。原哈佛燕京圖書館善本室主任、中山大學圖書館特聘專家沈津曾介紹,古籍的價值取決于是否具備文物性、藝術性和學術性。明代及明代以前出版的所有刻本、抄本;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傳較少的刻本、抄本;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國印刷技術發展,代表一定時期印刷水平的各種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較精版畫的刻本;辛亥革命前在學術研究上有獨到見解或有學派特點,或集眾說較有系統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有名人學者批校、題跋或抄錄前人批校而有參考價值的印本、抄本等,都是非常有收藏價值的。
影響古籍價值有3個要素:
其一,古籍版本的確定,重點是書的年代,是原刻本還是翻刻本。宋元刻本的價值與明刻本的價值有云泥之分,后來的翻刻本與原刻本不能同日而語。
其二,裝幀和品相。鐫刻精美、用紙上乘、裝幀華麗、品相完好,對古籍價值的影響很大。同一版刻的古籍的價值會由此相差數倍。
其三,初印和后印的區別。古籍善本初印本字跡清晰,有棱有角,觀之賞心悅目。后印者字跡模糊,甚至令人不忍卒讀。印刷年代越靠后,收藏價值越小。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