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許尚珍懷有救國之心 誓死跟著黨走
摘要:懷有救國之心 誓死跟著黨走——記革命烈士許尚珍□晚報記者 王仲華 蘇 莉 文/圖 正陽縣熊寨鎮大許莊村南的一處田地里,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松柏樹。這
懷有救國之心 誓死跟著黨走
——記革命烈士許尚珍
□晚報記者 王仲華 蘇 莉 文/圖
正陽縣熊寨鎮大許莊村南的一處田地里,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松柏樹。這里是烈士許尚珍的墓地。村民們將這里圍起來,自發地管理,使這里成為遠近聞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十里八村的村民和學生紛紛來祭奠烈士,為其掃墓。
近日,記者來到這里,傾聽村民們的講述,漸漸了解烈士許尚珍。他曾是一位熱血青年,立志用所學知識振興農業,走“實業救國”的道路。他一生無怨無悔,誓死追隨共產黨。
村民自發為許尚珍烈士修建的大墓。
學生們到許尚珍墓前緬懷先烈。
接受進步思想 立志“實業救國”
許尚珍,1898年1月出生于正陽縣熊寨鎮大許莊一個地主家庭。家里有田地600多畝,房屋二三十間,三層五院,兼有槽坊和粉坊,人稱“許家大院”。
許尚珍自幼入鄉村私塾讀書,后考入汝南園藝中學。“五四”運動時期,新文化運動席卷全國,年輕的許尚珍受其影響,經常閱讀進步書刊,逐步接受了進步思想。從汝南園藝中學畢業后,許尚珍考入開封農業專科學校。從此,他潛心學習,立志用所學知識振興農業,走“實業救國”的道路。
1926年,許尚珍從開封農業專科學校畢業后,毅然回到家鄉從事種植業。
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許尚珍開始與共產黨員接觸。經過了解和交流,他從共產黨員身上看到了國家振興的希望,并積極支持共產黨的各種活動。
1928年秋,中共正陽縣委總結了以往的經驗教訓,決定開始籌集槍支,開展武裝斗爭。許尚珍把自己的手槍給了他的外甥李卓英(共產黨員)。在李卓英的帶動下,當地很快成立了一個游擊小組。
支持地下黨工作 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0年,在白溝廟暴動中,許尚珍同進步民主人士余旭軒、張明齋等籌建武裝。其間,許尚珍先后獻槍7支。
當時,信北區委以當地進步人士許尚珍等人的力量作掩護,發動群眾組織農民游擊隊,發展農會會員,擴大黨團組織。
信北區委成立后,在數月之內,發展農會會員1000余人。許尚珍、鄭立釗、余旭軒等進步人士,拿出100多支槍,支持白溝廟暴動。參加暴動的有150余人,許尚珍等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1931年白色恐怖籠罩大地時,許尚珍任縣政府建設科科長,以此身份為掩護做地下工作。后來,在他的幫助和掩護下,黨組織在他家鄉的何李店、小李莊等地發展黨員數十人,并建立了區委和幾個支部。他的堂兄弟及他家的一些雇工也紛紛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許尚珍進一步和共產黨合作,成為黨的好朋友。在中國革命的長期斗爭中,他為豫南黨的活動,作出了突出貢獻。
支持黨的抗日主張 籌建抗日武裝力量
1937年10月,共產黨以肖店、張店、楊店、胡沖店、熊寨、梁廟等地為中心,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組織愛國青年張習山、閻靜宇、羅振彥、羅振亞等人深入鄉村學校宣傳抗日救亡道理。他們通過許尚珍等人做通了國民黨正陽縣長的工作,正式成立“正陽縣抗日救亡服務團”。
之后 ,許尚珍接受黨的抗日主張,積極參加籌建抗日武裝活動。他以合法身份,通過各種渠道為我黨購買槍支彈藥,并在他的家鄉大許莊辦起了造槍廠。
1938年3月,日寇先后占領與正陽一河之隔的羅山、信陽,中共正陽縣通過動員許尚珍、鄭立釗、余旭軒、張明齋,把他們的私人武裝與胡沖店、肖店等地的人員聯合起來,在確山楊店成立了正陽抗日自衛隊。正陽抗日自衛隊成立后,以確山楊店為中心,以霸王臺為基地,公開進行抗日游擊活動,并在全縣組織聯莊會。
1939年李卓英通過許尚珍,結識了當時任國民黨正陽縣大隊長的喬玉林,通過喬玉林做國民黨正陽縣長劉萬斯的工作。李卓英逐步取得了劉萬斯的信任,得以出任正陽縣梁廟鄉聯保主任。后來,李卓英利用這一合法身份,聯合宋店、熊寨、胡沖店、蘭青等5個聯保的槍支,成立抗日自衛大隊。這支擁有500多人的隊伍成為正陽縣西南第一支公開的抗日武裝力量。
隱蔽身份 許家大院成黨的接待站
1939年冬,竹溝慘案之后,國民黨頑固派氣焰囂張,淮北黨組織處于艱難的隱蔽狀態。這時,許尚珍在國民黨正陽縣政府任職,暗中與共產黨保持聯系。許尚珍的特殊身份和許家大院,為黨組織的隱蔽和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1940年,中共汝南地委書記王景瑞通過楊店區委書記李連華結識了許尚珍,并在許尚珍的保護下開展工作。
1941年春節,日寇侵入正陽、確山邊境楊店一帶。王景瑞從汝南胡澤民家趕到許尚珍家,策劃發動抗日武裝。從此,許家大院成為黨的接待站。中共河南省委負責人張旺午到這里視察工作,也住在許家,許尚珍以賓客相待。
許家家大業大,社交應酬廣泛,來往客人眾多,故能掩人耳目,使共產黨的大批干部,通過許家這個“中轉站”安全地轉移到淮南抗日根據地。
1944年春,許尚珍在正陽胡沖店任聯防隊長,掌握一支叫“抗日民眾自衛隊”的武裝。8月初,游擊兵團指揮長黃霖來到淮北,許尚珍、余旭軒等隨帶地方武裝1000余人,公開打出抗戰的大旗,參加了抗日斗爭。當年冬天,汝正確黨政軍機構相繼成立,許尚珍因身體不好,辭去軍職,擔任汝正確抗日民主政府參議會副主席,積極協助黨的工作。
拋家別舍 誓死跟黨走
1946年6月形勢惡化,黨組織考慮到許尚珍的身份已經公開,不便留在當地工作,就安排他轉移。許尚珍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毅然接受黨組織的安排,帶著老伴和兩個孩子離開老家,隨軍撤退。他們剛離開大許莊,國民黨反動派就派人把許家的財物搶掠一空。
許尚珍與余旭軒等進步人士隨部隊轉移到鐵路西竹溝孤山沖一帶,與汝正確邊區的黨政干部編為一個大隊。此時,許尚珍的身體愈來愈差,突圍時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行動十分艱難。他對縣委書記魯彥卿說:“我誓死跟黨走,你們走到哪兒我跟到哪兒。”
1949年 3月,正陽解放之后,縣人民政府安排許尚珍到縣農場任場長。
1950年,正陽土改時,許尚珍作為民主人士代表,出任縣土改委員會副主席。這年冬天,許尚珍因病去世。
緬懷革命先烈 弘揚民族精神
記者在大許莊采訪時,雖然道路泥濘不堪,但不少村民放下手里的農活,赤腳帶著記者來到許尚珍的墓地。
“他是我的大堂哥,從小我就崇拜他。”81歲的村民許庭玉說。
“看,這是俺村孩子們為烈士掃墓時的照片。”大許莊村小學老師許憲中專門從家里拿出五六張照片讓記者看。照片上,孩子們扛著國旗、少先隊旗,整齊地站在烈士墓前敬隊禮,為烈士掃墓。
許憲中說,1986年,許尚珍在外地的女兒許哨虹帶著外孫回來,看到村民們自發為自己故去的父親修建大墓后非常感動。多少年來,許尚珍烈士的女兒、外孫不斷地為村民傳遞致富信息。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