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牌鑄就西平文化大產業
摘要:西平,古為西陵,春秋封柏子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遠古時期,西陵國的嫘祖就在這片土地上發明了植桑養蠶繅絲織布技術。進入封建社會后,西平成為中國最大的兵工
西平,古為西陵,春秋封柏子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早在遠古時期,西陵國的嫘祖就在這片土地上發明了植桑養蠶繅絲織布技術。
進入封建社會后,西平成為中國最大的兵工重鎮和冶鐵鑄劍文化之鄉,遠有名人韓非、王誥、劉秀、狄青、劉洪……近有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黃霖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戰斗的足跡……千百年來,西平名流云集、人文薈萃。
歷史的腳步匆匆,人在變,時代在變。今天,在澎湃的工業化、城鎮化建設浪潮中,堅守文化箱底、矢志文化傳承的西平縣新一屆領導班子在推動經濟跨越發展的同時,也在苦苦追求“發展文化產業,打造文化名縣”的破繭嬗變。
按照“利用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名縣”這一目標,近年來,西平縣緊鑼密鼓地對文化資源進行了拉網普查、立冊建檔、劃界樹標、研究發掘并加強保護。
作為嫘祖故里,西平人從沒停止過把嫘祖文化打造成西平“文化名片”、天中“文化名片”,乃至河南“文化名片”的前進腳步。
2008年至今,該縣已連續6屆舉辦嫘祖故里拜祖大典,與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相呼應。同時,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申報設立“中華母親節”,爭取成為“中華母親節”始源地。去年農歷三月初六,首屆“中華母親節”研討會在西平縣召開。
西平冶鐵鑄劍興盛于春秋戰國時期,久負盛名。西平是《史記》記載的九大名劍出產地。同時,該縣酒店戰國冶鐵遺址還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授予“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榮譽稱號。今年8月,西平棠溪寶劍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西平大銅器傳承久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2008年,西平大銅器被國務院列入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有3個鄉被命名為省級大銅器藝術之鄉,全縣發展大銅器表演隊200多支。目前,西平已擁有34項國家、省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要把西平的文化優勢轉換成生產力,要把加快文化產業發展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突破口。”西平縣委書記、縣長聶曉光說。
目前,一系列文化產業發展的“路線圖”都已明晰——
依托“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原氧吧”——棠溪源風景區的優勢,加大景區的開發力度,把景區開發與嫘祖文化和冶鐵鑄劍文化相結合,努力打造西部山水生態旅游區。
依托冶鐵鑄劍文化,籌建“中國冶鐵鑄劍文化苑”和“中國國際冶金博物館”,舉辦“中國·西平古代冷兵器的故鄉”全國性學術研討會,申辦“中國·西平國際冶鐵文化藝術節”。
圍繞書畫、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努力申報中國書法之鄉,爭取將剪紙文化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支持書畫、剪紙等文化行業發展,形成特色產業。
日前,西平縣順利通過了“河南書法之鄉”的評審。
歷史與未來同源,傳統與新興共融。西平正演繹著文化產業的千姿百態。
以文鑄魂,西平的文化品牌逐漸成為聞名國內外的產業名片。
(王冬霞)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