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汝瓷”雙耳香爐
摘要:●晚報記者 李楊 文/圖 雙耳香爐 胡松林在鑒寶。持寶人:市民劉曉曉 收藏經歷: 給記者打電話時,劉曉曉頗為謹慎,只說自己想讓專家幫忙鑒定一件瓷器。記者與劉曉曉一起
●晚報記者 李楊 文/圖
雙耳香爐
胡松林在鑒寶。
持寶人:市民劉曉曉
收藏經歷: 給記者打電話時,劉曉曉頗為謹慎,只說自己想讓專家幫忙鑒定一件瓷器。
記者與劉曉曉一起來到了我市瓷器鑒定專家胡松林的辦公室。劉曉曉說,他今年33歲,剛剛步入收藏這個行業。這件瓷器是他不久前在外地古玩市場淘回來的。“我覺得這件是宋代的汝瓷,如果是真的,那我可就賺了。”劉曉曉說。隨后,他小心翼翼地從紙箱子里取出包裹好的“寶貝”。原來,這是一個雙耳香爐。
鑒定人:駐馬店市收藏家協會鑒定委員會委員、瓷器鑒定專家胡松林
鑒定評語:汝瓷是我國宋代“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產于汝州而得名。汝瓷胎質細膩,造型典雅,釉色多為一種淡淡的天青色,與其他青瓷相比有著明顯的區別,被人譽為“似玉非玉勝似玉”,在中國陶瓷史上有“汝窯為魁”之稱。
汝瓷的歷史可追溯至北宋哲宗至徽宗崇寧五年這20年,由于其燒制時間短,前后只不過20年光景,所以存世珍品甚少,嚴格地說還不足百件,且部分流失國外。比如,英國的達維德爵士基金會、日本大阪市東洋陶瓷館、美國克利夫蘭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館都有館藏。
劉先生所持的這件寶貝,明顯不是真品。雖然從器形上看與真品差別不大,很難區分。但仔細觀察器形和釉面,可見仿品的拉坯和施釉與真品相比略顯呆滯。真品在歷經時間的洗禮后,其溫潤如玉的光澤是仿品所達不到的。另外,真品宋代汝瓷除了碎瓷片外,幾乎不可能有完整的器件在民間流傳,市面上的汝瓷主要是歷代和近現代仿制的。
最后,胡松林提醒廣大藏友,由于宋代汝瓷價值連城,因此仿品很多。初入收藏界的朋友出手時一定要謹慎。
鑒定年代:上世紀90年代仿品
本欄僅代表個人觀點
不代表本報觀點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