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氏家族義捐徐悲鴻《雞羊圖》
希望將“吉祥”永久留存于中華藝術宮
摘要: 7月30日,易氏家族三代10余人齊聚上海,將徐悲鴻繪于1936年的珍貴畫作《雞羊圖》捐獻給中華藝術宮作為永久性收藏,希望將“吉祥”永久留存于這座人民大眾的
7月30日,易氏家族三代10余人齊聚上海,將徐悲鴻繪于1936年的珍貴畫作《雞羊圖》捐獻給中華藝術宮作為永久性收藏,希望將“吉祥”永久留存于這座人民大眾的藝術寶庫。
在中國藝術品市場價格高企的當下,易氏家族的無私捐贈之舉,為上海乃至中國藝壇增添了一段佳話。
徐悲鴻筆下的奔馬、駿馬廣為人知,但他繪的《雞羊圖》據稱是海內孤品。這幅畫作雖然已有70多年的歷史,曾有輕微蟲蛀痕跡,但已經修復一新。畫面上一雞、一羊在竹林石頭間相望相伴,怡然自得。整幅畫作透出輕快的情緒又飽含深情。
據介紹,徐悲鴻1936年從南京移居桂林,與當地社會名流廣泛交往。而易家先人易敦吾時任廣西梧州省立醫院院長,是廣西衛生界開山人物之一,與徐悲鴻性情相投、結為好友。
易敦吾屬羊,夫人陳竹筠屬雞,徐悲鴻因此以“雞羊相伴”為題材為好友揮毫作畫。在一幅畫作中,既有友情、愛情,又以諧音巧妙寄托了中國傳統的“吉祥”祝福,可謂天作之美、彌足珍貴。而旅居桂林時期正是徐悲鴻大師藝術創作的一個高峰時期,他的眾多名作《漓江春雨》、《風雨思君子》等都繪于1936年。
歷經時代風雨,《雞羊圖》將近80歲。易敦吾小女易蕙生說,小時候父親將這幅畫交給她保管,奔波流離時她將這幅畫藏在手提箱中隨身攜帶,“文革”時更是將這幅畫秘密藏匿,數十年如一日守護這幅“傳家寶”。但隨著這一代人年事已高,幾位老人都到了耄耋之年,大家不約而同想到為這件珍貴的“傳家寶”找到最好的歸宿。
“這幅畫不是商品,它是別具匠心的藝術品,是徐悲鴻大師與我父親友誼的體現,更是我們家族的精神財富。雖然這幅畫現在的市場價值很高,賣出去可以得到一大筆錢,但我們不希望為追求財富而褻瀆了家風。”年逾九十的易占云先生在捐贈儀式上說。
中華藝術宮館長施大畏說,徐悲鴻《雞羊圖》固然是藝術上的無價之寶,但更寶貴的是易氏家族的高尚家風、高貴品格與知識分子的情懷。中華藝術宮收藏這件畫作,要把這種精神向社會傳播,使之造福社會、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代 成)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