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曹操三奪汝南城
摘要:劉備與曹操三奪汝南城□ 劉仁忠汝南素有天中之稱,古語云:“得天中者得天下。”所以汝南歷來成為兵家的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東漢末年,由于政治黑暗,宦官與外
劉備與曹操三奪汝南城
□ 劉仁忠
汝南素有天中之稱,古語云:“得天中者得天下。”所以汝南歷來成為兵家的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東漢末年,由于政治黑暗,宦官與外戚傾軋爭斗,官員的腐敗,豪族地主對土地的掠奪,加上連年災荒,農民被迫放棄土地,經常遭到饑餓、疾病和被屠殺的襲擊,人民無法生活,終于在184年爆發了張角領導的黃巾大起義。
汝南是豫州的第一大郡,居天下之中,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又是通往江淮、江漢的主要通道之一,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農民起義活動的主要區域之一。184年,汝南爆發了黃巾大起義,并打敗了汝南太守趙謙領導的政府軍。188年,皇甫嵩鎮壓了汝南的黃巾軍,196年黃巾軍的余部何儀、劉辟、黃邵等又在汝南、潁川聚眾數萬人,依屬袁術進行斗爭,后被曹操打敗,黃邵被殺,劉辟、何儀等降曹。
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展開大戰,劉辟等領導的汝南黃巾軍,為了推翻曹操與他在許昌扶持的東漢傀儡政權,在汝南舉兵響應袁紹對曹操的戰爭。
200年元月,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劉備是漢朝的皇族,東漢末年,他組織一支地主武裝,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在群雄并起,軍閥混戰中,他一直沒有固定的地盤。他先投靠何進,后又投奔公孫贊,194年又投靠陶謙。建安元年(196年)袁術進攻劉備,劉備聯合曹操共同抗擊袁術,拜鎮東將軍、宜城亭侯,后又投靠了曹操,此時,劉備的軍力發展到數萬人。劉備怕曹操討伐自己,轉而與袁紹結盟。建安五年(200年)1月曹操在徐州大敗劉備,并俘虜劉備的部隊、家屬及其親信關羽,劉備自己只身投奔袁紹。2月袁紹率10萬之眾進軍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準備與曹操決戰,曹操率30000多人,屯兵官渡(今河南中牟縣東)迎擊袁紹,開始了歷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戰。
為了策應袁紹對曹操的官渡之戰,200年7月,汝南黃巾軍的首領劉辟等,背叛曹操響應袁紹討伐曹操。袁紹派劉備率軍去汝南,與劉辟等一起,準備從南往北,攻打許昌下屬的州縣。曹操派曹仁率軍迎擊劉備等,大破劉備聯軍,劉備逃回河北袁紹軍,劉辟敗走汝南(見《三國志·魏武帝記》)。這是曹操與劉備爭奪汝南而戰的第一回合。《三國演義》第26回寫道曹洪征討汝南,“累戰不利,乞遣兵救之”,曹操派關羽率50000人馬,打敗劉辟等,奪得州縣,安民已定,班師回許昌,人物雖有出入,史實大體與《三國志》記載一致。
201年4月,官渡之戰尚未結束,袁紹又派劉備率軍經略汝南,與汝南黃巾軍的余部龔都等聯合,攻城掠地,擴大勢力,隊伍發展到數千人,決心共同抵抗曹操。曹操派大將蔡陽率軍征伐劉備,在汝南與劉備聯軍展開鏖戰,劉備軍大敗曹軍,殺死主將蔡陽,以劉備、龔都的勝利而告終。《三國演義》第27回,其中一段關公與孫乾的對話曰:“自汝南相別,一向消息若何?”乾曰:“劉辟、龔都自將軍回兵之后,復奪了汝南,遣某往河北結好袁紹,請玄德同謀破曹之計。”“今皇叔已往汝南會合劉辟去了。”第28回有一段關公來到古城(今河南確山的古城),蔡陽率曹兵追至,關公殺了蔡陽,活捉曹兵問其情況,兵曰:“曹公差蔡陽往汝南攻劉辟等,不想在這里遇著將軍。”從以上記述,可以看出曹操與劉備兩次爭奪汝南的大概事實。
201年9月,官渡之戰結束,曹操打敗袁紹以后,親率大軍南下,攻打汝南的劉備與龔都等人的聯軍。劉備看形勢危機,難以抵擋曹操大軍,就派糜竺、孫乾二人去荊州,把汝南的情況告訴劉表,并且表示愿意投靠他,劉表欣然同意。劉備被曹操打敗以后,逃到荊州,投靠了劉表。劉表到郊外以貴賓的禮節迎接他,把劉備一行人馬安排在新野縣。《三國演義》第28回結尾寫道:“玄德欲棄了古城去守汝南,恰好劉辟、龔都差人來請。于是遂起軍往汝南駐扎,招軍買馬,徐圖征進。”《三國演義》第31回中說,劉備、劉辟、龔都在汝南聚兵數萬,劉備讓劉辟守汝南,劉備親自率兵攻許昌。行至穰山地面,正遇曹兵殺來,兩軍展開一場血戰。戰爭開始,劉備獲勝,曹操堅守旬日不出。曹操讓夏侯惇暗中引軍偷襲汝南,劉辟棄城敗走,龔都運糧被圍,兩軍日夜混戰,劉辟戰高覽殉職,龔都被夏侯淵所殺,劉備率領關、張、趙云及其家小沖出包圍,且戰且走,退至漢江,兵不滿千人。后投奔荊州劉表。曹操與劉備第3次爭奪汝南的戰爭,由于曹操親自率兵出征,才算徹底打垮劉備軍在汝南的反曹勢力。事情雖然過了1800多年,但劉備在汝南留下的遺跡,仍然存在于當今。在汝南縣西南35公里處,馬鄉至和孝公路的北側,有一座高臺,人們叫劉備臺。據說是劉備當年召集部隊、練兵習武、調兵遣將的點將臺,現在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曹操之所以能打敗一個個割據勢力,與他實行的正確政策和策略密不可分的。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歷任洛陽北部尉、頓丘令等職。中平六年(189年)在陳留散家財,聚兵5000人。初平三年(192年)在兗州(今山東金鄉東北)誘降青州黃巾軍30余萬,整編為“青州兵”,成為曹操以后南征北戰賴依取勝的主要力量。197年,打敗了袁術、呂布,200年2月開始,經過近兩年的時間徹底打垮了袁紹、劉備等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
曹操只所以由弱到強、由小到大,最后打敗強于他幾倍的政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在經濟上實行“屯田”,恢復和發展生產,安定人民,解決軍糧。東漢末年,由于軍閥混戰,加上連年災荒和疾疫,中原出現了“大饑、人相食”的悲慘景象,出現大量的無主“公田”,面對這種情況曹操于196年在許昌附近招募逃亡農民實行屯田。當年就取得了很大成效,得谷百萬斛,隨后在各州郡縣推行屯田制度,結果“數年中所積粟,倉廩皆滿”。屯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其次,曹操在政治上比較開明,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氣魄。196年,迎漢獻帝于許昌,從此造成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為了鞏固統治秩序,加強中央集權制,打擊豪強地主,強制濟南郡主薄、豪強劉節擁有的1000多家賓客去服兵役,殺掉曹洪的賓客、鎮壓袁紹老家擁兵自守、不聽號令的門生賓客。
其三,敢于大膽打破在用人上講門第、講世資、講親疏的豪門士族的用人觀,堅持在用人上“不拘微賤”、“不拘品行”,只要有真才實學,“有治國用兵之術”,都量才錄用,給予提拔。至于那些沒有真才實學的浮華結黨之士,即使名聲再大,也不錄用。由于曹操這一策略,許多文人武士紛紛投奔在他的麾下,出現了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盛況。曹操這種遠見、卓識的氣魄和用人的大度,是他取得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