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喇叭
摘要:大喇叭是曾流行于西平、上蔡一帶的吹奏樂器。上世紀50年代前后,西平80%的自然村都有民間藝術表演隊,其中近半數都配有大喇叭,尤其是縣城以東各鄉鎮,幾乎每支民間藝術表
大喇叭是曾流行于西平、上蔡一帶的吹奏樂器。上世紀50年代前后,西平80%的自然村都有民間藝術表演隊,其中近半數都配有大喇叭,尤其是縣城以東各鄉鎮,幾乎每支民間藝術表演隊都有大喇叭。
西平大喇叭分兩種:沒有旋律的“平號”和有旋律的“尖號”。縣城西多為平號,縣城東多為尖號。平號即與曾在四川、湖南、云南、臺灣及豫北地區發現的大喇叭在外形上完全一樣,只是西平大喇叭的喇叭口呈漏斗狀,能吹5度音程的兩個音。尖號則是在演奏者口中含一專門的發音體——皮筋,因此能吹奏民間小調,模仿地方戲曲唱段。
大喇叭發源于宋元年間的弘農郡,但離開發源地已有700多年或1100多年,進入西平也近640年。它是原始吹奏樂器角的后裔,又是現代管樂器的前身。而今最年輕的傳人也年近70歲,尖號的發音體皮筋的制作工藝、產品等,經眾多有心人多次尋找,至今還沒有下落,使大喇叭這一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古樂器,一直處于滅絕的邊緣。因此,挖掘和傳承大喇叭,對于發掘和宏揚民間音樂具有重要意義。
2010年4月,西平大喇叭被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姚 晶 輯自市政協駐馬店市文史委《天中記憶·文化卷》)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