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澇之年應當吸取的教訓
摘要: □ 劉軍民今年秋季,我市遭遇了連綿陰雨天氣,田間內澇嚴重,秋作物受到嚴重影響。形成今年內澇的主要原因是天公不作美,但也有幾分“人禍”。近日,筆者在鄉間
□ 劉軍民
今年秋季,我市遭遇了連綿陰雨天氣,田間內澇嚴重,秋作物受到嚴重影響。形成今年內澇的主要原因是天公不作美,但也有幾分“人禍”。
近日,筆者在鄉間看到,大田排水溝里堆滿了秸稈,堵塞了排水溝和橋洞,形成“堰塞湖”現象,使本來能夠排走的積水滯留在地里,加重了內澇。這些年禁止焚燒秸稈,農民就圖省事把秸稈倒在地頭的溝里,不往回拉也不妥善處理,平常風調雨順看不出問題,一下大雨問題就暴露出來了。一堆堆秸稈橫在溝里,形成了“中梗阻”。今年秋季下雨,干河道沒有出現什么問題,倒是地里的積水被“堰塞湖”阻擋住了不能下排。自欺欺人,自食其果。
農民朋友種地也要講究科學,不良種植習慣應該改一改,秸稈不能焚燒但也不能亂堆亂放。秸稈本身是個寶,可以作飼料、加工板材、燃燒發電等等,變廢為寶加工利用,在多加宣傳的同時,也呼吁社會多為農民朋友的秸稈尋找出路。
近幾年,我市農業生產在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的情況下,發展態勢很好,糧食連年增產。農民朋友有了麻痹思想,現如今青壯勞力都外出務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田間管理跟不上,清淤排水不及時,沒有將災害減輕到最低限度。農業是一切產業的根本,如果農業不穩,整個經濟都將受到影響。
痛定思痛,寄希望農村基層組織不要忘記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在秋收之后,針對農田水利存在的薄弱環節,要制定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方案,抓緊修復毀損水利工程,著力解決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問題。充分利用今冬明春農閑之際, 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大興農田水利,確保組織發動舉措更實、政策支持體系更全、資金投入力度更大、建設質量效益更高、建管體制機制更新、群眾得到實惠更多,為保障糧食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