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湖村助學基金會助學生成才
摘要:記者 代廷偉今年4月,省政府參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德軒向一個“村助學基金動員會”發了一封賀信,賀信說:“今聞貴村召開設立村助學基金動員會,我內
記者 代廷偉
今年4月,省政府參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德軒向一個“村助學基金動員會”發了一封賀信,賀信說:“今聞貴村召開設立村助學基金動員會,我內心十分感動和欣慰。由貴村鄉親及其他企業家、社會賢達、知名人士捐助設立村助學基金,以支持當地農村小學教育,為農村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助一臂之力,幫助他們插上能夠飛向藍天的翅膀,這在我們全市、全省可能還尚屬首例。我曾分管全市教育工作多年,對此義舉的重要性還是有較為深刻認識的,因此,十分敬佩!” 如今,這個村助學基金的設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運轉如何?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采訪。
劉湖村
劉湖村為正陽縣蘭青鄉所轄,地處全縣西南角,距縣城直線距離20多公里,是全縣最偏遠的行政村之一,隔一條小河與信陽市平橋區肖店鄉為鄰。這個村歷來就有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解放前曾利用兩座廟宇辦了兩所學校,一所是國民小學,一所是私塾學堂,解放后不久合二為一,“文革”前后十來年還曾辦過“帶帽初中”。對于偏遠的鄉村來說這里也算是人才濟濟。解放前還出過“縣長”、“縣大隊長”、“鄉長”,也有投奔延安參加革命的。解放后這一優勢更加明顯和突出,僅在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就不下200人,其中有廳級領導干部、大學教授、工程師等。從事教育的教師和校長特別多。1980年以來,劉湖人有了更多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留學生,還有移居國外者。僅今年高考進入一本院校的考生就有6人。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大大小小的企業主、企業家。
劉湖村總面積25平方公里,3000多農業人口,耕地12000畝,旱地水田兼有,歷來都是繳納公糧大戶、公共工程出工大戶,多次被評為先進村、模范村。
背景
由于位置偏僻,劉湖成為省級貧困村。很多人都在反復思考:劉湖該落后嗎,為什么落后了,如何實現重新崛起和可持續發展,怎樣永遠保持發展的后勁?大家思考的結論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須繼續弘揚劉湖人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打好幼兒園、小學教育基礎,保證后續培養的人才數量更多、水平更高、素質更好、成就更大。但村小學教育與全村經濟社會發展一樣,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影響,也正逐步走在下坡路上。近幾年,老教師陸陸續續退休,新教師不愿到偏遠鄉村來,教師的數量和質量都是大問題;學校的辦學條件、教師的工作條件也需要得到明顯改善。
在上述大背景下,劉湖人開始想方設法遏制小學教育下滑的態勢。在北京創業的京滬港集團公司老總陳先瑞首先出資3萬多元,在村小學內整修了一所幼兒園,又捐款9萬元使學校西去的道路項目得以落地建成;河南省農業廳巡視員陳明孝一次就支援小學十幾部電腦,捐款3000元解決教學樓房頂漏水問題;正陽一小陳建華校長不僅為小學提供新電腦、新桌凳,還派自己學校的優秀教師多次到劉湖小學上優質示范課。這些努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辦學條件、提高了教學質量,但僅靠幾個人的努力難以為繼。為此,今年已74歲高齡的黃淮學院教授劉清珍先生特別提出,以全村在外工作及創業成功者為主,充分利用劉湖人的各種人脈資源,爭取非劉湖籍的熱心教育事業的企業家、社會賢達及知名人士捐款,設立“劉湖村助學基金”,以獎勵優秀師生,改善辦學條件,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這一提議立即得到上述幾位鄉親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大多數劉湖人的積極響應。
動員會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完成這項艱巨的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劉清珍老先生不顧年事已高,還得帶著犯病20多年的老伴,自出路費,自掏腰包,北上鄭州、北京,南下廣州、深圳,多次往返正陽縣城、劉湖村里,聽取朋友的意見和建議,尋求鄉親的理解和支持,經多方奔走、呼吁、協調,終于得到了豐碩回報。劉湖鄉親、北京大好河山公司董事長黃國林首先響應,并于2013年11月份捐助10萬元作為鋪底資金,為助學基金的設立打下了堅實基礎,為召開一次“基金捐款動員會”提供了必備的條件。后經過多次協商、籌劃最終決定,以“劉湖村助學基金籌備組”的名譽,于2014年清明節在村小學召開第一次設立劉湖村助學基金動員會。
這次會議不僅得到了本文開頭提到的張德軒的肯定和祝賀,市政協原副主席閆超、市委常務副秘書長王太廣等領導也發了賀信,予以贊揚;黃淮學院教授陳文云、駐馬店市人大工委原主任陳海忠親自到會祝賀,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河南三辰房地產公司老總陳亮(非劉湖籍人)捐款20000元、王太廣副秘書長和陳海忠也各捐款1000元以示支持。正是在這些領導同志及企業家、社會賢達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年不懈的努力,“設立劉湖村助學基金動員會”終于按時舉辦,成功召開。
此次會議宣讀了《劉湖村助學基金章程》,初步協商產生了基金理事會和基金管理小組及其領導成員。從此,“劉湖村助學基金”得以正式設立。
運作
基金設立之后,理事會立即進入工作狀態:利用各種機會召開管理小組成員碰頭會,多次修訂《章程》,完善理事會與資金管理小組組成人員,制定資金管理和使用的各項規章制度。基金理事會理事長劉清珍在多種場合多次重申,第一次動員會上的捐款作為基本金不得動用,把基本金的升值部分和每年的新增捐款作為當年的獎勵資金使用。為保證資金不斷鏈,他希望凡是劉湖人無論在外工作、創業,還是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都可踴躍捐款;捐款可多可少,可多次捐,可年年捐,可終生捐,并利用自己的人際關系爭取更多非劉湖籍的人士捐款。他更希望劉湖村的企業家、大小企業主多獻愛心,盡更大的社會責任。其間,還爭取到最大一筆捐款——寧夏青龍管業責任有限公司(上市公司)陳家興(非劉湖籍人)董事長捐贈的20000元。
為了獎勵今年全村考入一本的6名優秀大學新生,今年8月22日,基金理事會舉行第一次會議,公布基金收支情況,利用基金增值部分及新增捐款,到會的理事會成員一致決定,第一次獎勵這6名大學新生每人3000元;8月23日,在劉湖村小學舉行了授獎儀式。
今年教師節又獎勵和慰問村小學優秀師生共計1.4萬多元,獎金從100元至1000元不等;向每位教師(包括退休教師)發放節日慰問金100元。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