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山縣扶貧開發讓7.17萬人脫貧
摘要:加快產業發展 拓寬增收渠道確山縣扶貧開發讓7.17萬人脫貧本報訊 (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段陽東)“早些年我家是出了名的貧困戶,3年前,在鎮里引導下,我加入了豫宏中藥
加快產業發展 拓寬增收渠道
確山縣扶貧開發讓7.17萬人脫貧
本報訊 (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段陽東)“早些年我家是出了名的貧困戶,3年前,在鎮里引導下,我加入了豫宏中藥材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帶領下,這幾年一直種植中藥材夏枯草,效益不錯,農閑時還在合作社里打零工,收入明顯提高了。”近日,正在銷售中藥材的確山縣瓦崗鎮劉老莊村農民劉小喜說。近年來,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確山縣經過10年的扶貧攻堅,全縣7.17萬人實現脫貧,貧困人口由原來的10.1萬人降至2.93萬人,全縣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3年的1050元增長到2013年的5080元,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力度。該縣堅持把整合各種扶貧資源作為破解資金少、投入難的關鍵,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將扶貧開發項目及農業、國土、水利、廣電、文教、衛生、環保、電力、交通等各類惠農支農項目有機整合起來,變資金分散使用、項目分散實施為統籌集中投放,最大限度地增加扶貧資金和項目的使用效果。
培植產業,促進群眾增收。該縣堅持把優化農業結構、培育特色產業作為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提高自我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在土地、貸款、財政獎勵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幫助貧困村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全縣形成了生態羊、溫棚蔬菜、食用菌、煙葉、中藥材、茶葉、板栗、確山黑豬八大支柱產業,帶動群眾在產業發展中增加收入、脫貧致富。
整村搬遷,改善人居環境。該縣有4200余戶、18000多人居住生活在深山區。在扶貧開發工作中,該縣堅持把改善山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作為重中之重,對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發展落后的村,積極整合扶貧搬遷、財政代賑等涉農項目資金,積極引導群眾整村向交通便利、基礎設施較好的區域搬遷,引導山區貧困農民走出大山、安居致富。
集約經營,加快產業發展。該縣堅持把土地流轉集約經營作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重要渠道,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支持鼓勵企業到貧困村投資興業,參與土地流轉,幫扶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項目拉動,拓寬增收渠道。該縣堅持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為抓手,緊緊依托確山礦產品豐富、農產品優良的優勢,著力培育壯大建材、生物科技、農產品加工以及機械電子、箱包制鞋等主導產業,拓寬群眾就業增收渠道。去年,確山縣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
精準扶貧效果好
溫培雅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扶貧開發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黨的執政基礎,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革命老區的確山,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在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力度;培植產業,促進群眾增收;集約經營,加快產業發展;項目拉動,拓寬增收渠道的同時,咬定“扶貧”不放松,許多群眾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扶貧開發工作要想富民惠民,就要轉變觀念,從過去只盯住搞好土地治理、增加產量的舊觀念中擺脫出來,轉變到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本地區經濟的比較優勢;轉變到積極培育支柱農業和經濟增長點上,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轉變到創新思路,實現發展扶貧開發、綜合扶貧開發、行業扶貧開發、社會扶貧開發及合作扶貧開發等一系列扶貧方式上的創新。
同時,完善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機制和監管機制,加大資金整合力度,確保扶貧項目能落地、建設快、質量優、效果好,并健全扶貧開發責任體制,建立起扶貧績效獎懲考核機制,使扶貧更精準、開發更科學、脫貧更有效,群眾走上富裕道路的步伐更大。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