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第五屆戲劇大賽綜述
摘要:梨園花開別樣紅——駐馬店市第五屆戲劇大賽綜述通訊員 余新宏 王 申 程玉鵬2001年9月到2014年9月,整整13年。13年的守望,13年的期盼,13年的等待,在13年后的20
梨園花開別樣紅
——駐馬店市第五屆戲劇大賽綜述
通訊員 余新宏 王 申 程玉鵬
2001年9月到2014年9月,整整13年。
13年的守望,13年的期盼,13年的等待,在13年后的
當日,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主辦、市文化新聞出版局承辦的駐馬店市第五屆戲劇大賽在這里拉開了帷幕。
從
“本屆大賽是在我市戲劇事業近幾年良好的生態環境下舉辦的,僅從報名人數來看,就創歷屆之最。”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局長李林清高興地告訴筆者,“大賽吸引了15個劇團積極報名參賽。經過各方努力,本屆大賽取得了豐碩成果。”
劇種、劇目題材呈現多樣化
本屆大賽,參賽劇目15臺。現代戲6臺(其中革命現代戲1臺),占參賽劇目總數的40%;古裝劇8臺,占參賽劇目的54%;神話劇1臺,占參賽劇目的6%。其中原創劇目7臺,占參賽劇目的47%;移植劇目5臺,占參賽劇目的34%;復排經典劇目3臺,占參賽劇目的19%。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超過以往四屆,充分體現了本次大賽堅持現代戲、古裝戲、新編歷史劇,原創劇、移植劇、復排經典劇“三并舉”方針,這也是本次大賽最為突出的亮點。
我市原有劇種18個,在“文革”時期,受全國統一演出“樣板戲”影響,地方劇種日趨萎縮,自第一屆戲劇大賽起,劇種就只有2個, 即豫劇和曲劇。本次大賽有了明顯的變化,劇種增加到5個,是我市歷屆戲劇大賽的兩倍多。變化緣于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各級黨委、政府重視地方劇種的發展,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申遺。所以,在本次大賽中,汝南縣羅卷戲傳承保護中心參賽的羅卷戲《對金刀》、平輿縣絲弦道傳承保護中心創作的大型古裝劇《德孝情》、遂平縣惠民演出有限公司創作演出的大型現代戲(越調)《好人李國喜》,都為本次大賽增色不小,成為大賽的新亮點。正如觀眾所說:“如今富裕了,有戲看了,聽到了鄉音,心里舒坦,生活在這時代太幸福啦!”
市文化新聞出版局藝術科負責人告訴筆者,本屆大賽真正體現了舞臺劇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統一。參加大賽的15臺劇目中有7臺原創劇目,其中2臺是反映尊老敬老的、2臺是反映天中民間傳說故事的、1臺是描寫我市英雄模范人物先進事跡的、2臺是傳承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均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現實意義。
一批好苗子在大賽中嶄露頭角
看完本屆戲劇大賽,所有的評委和觀眾都有這樣一種感覺:不僅涌現了一批如駐馬店天驛晟景演藝有限公司戲劇事業部創作演出的大型神話劇《盤古開天》等新劇目,而且一些戲劇好苗子也脫穎而出。
如《盤古開天》一劇中飾演老嫗的鄧潔(老旦),扮相厚重,聲域寬廣,高音似山洪暴發,低音如泣如訴,以形帶聲,以聲傳情,以情傳神,神情兼備;正陽縣便民豫劇團的王敏,年僅23歲,在《鍘刀下的紅梅》一劇飾演劉胡蘭(青衣),扮相俏麗,表演大方,唱腔圓韻,吐字清晰,既演出了少年劉胡蘭的童真,又表現出了英雄少年的剛強;上蔡縣豫劇團的劉梅青(閨門旦),在《花堂淚》中飾演蘇玉霜,表演大方,聲腔甘甜細膩,韻白字重千斤,溫柔中透出孝道之美,善良中傳遞出賢德正義,把劇中人物塑造得出神入化、入木三分、可敬可愛;平輿縣絲弦道傳承保護中心的胡永奇,在《德孝情》中飾演馬三(丑),充分展現了丑角表演中的“痞、俏、逗、趣”四項特質及絕技絕活,美而不傻,丑中見美,給人以美的享受;汝南縣羅卷戲傳承保護中心的郭朝峰,在《對金刀》中飾演孟良(凈),唱念做打皆有戲,既激情奔放,又有情有義,演得活靈活現。除此之外,西平縣的胡秋紅、正陽縣的張松、遂平縣的李保成、泌陽縣的鄧恒、確山縣的戚文清、遂平縣豫劇團的薛書閣等均有上佳表演,值得稱道。這一批新秀的脫穎而出為我市戲劇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證。
國有文藝院團實現華麗轉身
2012年8月,在社會大環境的推動下,我市國有文藝院團進行體制改革,全市8個縣區級劇團取消事業單位編制,正式轉為企業。改制后,沒有了財政供給,靠劇團自己闖市場養活自己。3年過去了,他們生活得如何?日子過得怎么樣?令人關注。本次大賽回答了這個問題。驛城區豫劇團、雜技團撤銷后,成立了駐馬店天驛晟景演藝有限公司,下設戲劇事業部和雜技部,建立起新的體制和機制。戲劇事業部發展很快,立即投入30萬元購置了一批先進的燈光音響和服裝道具,引進36名舞臺藝術精英,恢復經典劇目23部,年演出近200場。接到市政府關于舉辦戲劇大賽的通知后,又投入40萬元,創作排演了大型豫劇《盤古開天》。評委在觀看該劇后的座談會上說:“這才是一臺真正有著藝術追求的戲,一臺真正綜合體現舞臺藝術的戲,一臺真正文武兼備的戲,一臺真正以歌舞演故事的戲,一臺真正展示國有劇團改革成果的戲。”
在我市享有盛譽、為我市在省級賽事中多次榮獲大獎、為我市爭得榮譽的上蔡縣豫劇團,2012年改制后,進一步增強了生機和活力,在年巡演200多場的前提下,為本次大賽創作排演了大型豫劇《花堂淚》。該劇以清嘉慶年間,上蔡縣東岸鄉劉莊村民婦蘇玉霜,不幸青春喪偶,守節孝親,名傳百里,縣令上奏,萬歲得知,為揚大孝,傳旨旌表的故事而創作,旨在通過劇中感人的情節,展現人間至善至美的形象。西平縣豫劇團、確山縣豫劇團、遂平縣豫劇團、泌陽曲劇團等同樣解決好了改制后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在本次大賽中均獲得了名次。鐵的事實表明,國有文藝院團改制是件好事,已經華麗轉身,建立起新的體制機制,成為我市戲劇事業發展的領頭羊和生力軍。
與我市國有文藝團體華麗轉身相對應的是民營劇團的異軍突起。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我市民營劇團由原來的80多家發展到130多家。本次大賽參賽的15個團體中有7家為民營劇團,占了將近一半,而且在大賽中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和名次,大有與國有文藝院團分庭抗禮之勢。如果加上沒參賽民營團體的另外100多家,他們占領著我市大部分演出市場,是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必須引起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為他們引好路、服務好。
本屆大賽,在機制上與往屆相比進行了大膽創新。首先,為節約經費,取消了開、閉幕式;其次,打破了往屆集中在市里比賽,在市級劇院比賽一場、拉到廣場再公演一場的做法,改變為以縣為分賽區,文藝團體不出家門,在縣影劇院就可以參加大賽,此做法受到基層群眾的熱烈歡迎。
為充分體現“公開、公正、公平、透明”的評獎原則,大賽除設立了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外,還增設了監審評,由市文新局紀檢監察干部擔任。創新打分方法,改以往的賽后打分為現場打分,即觀看每場演出后,每位評委立即打分,全憑現場觀看演出的感受和印象當面作出本能的評判,打分后立即將打分表格交給監審評封存,基本上杜絕了人情因素對打分的影響,嚴明了賽場紀律,凈化了賽場風氣。
“這次大賽之所以取得圓滿成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及各縣區委、縣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李林清說,為了大賽的成功舉辦,市政府及各縣區政府都拿出了專項資金,多的達40萬元,少的也超過6萬元。
李林清說:“這次大賽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原創劇目戲劇故事編得還不夠嚴謹、情節還不夠感人、人物形象還不夠鮮活;因受經濟條件的限制,舞臺美術制作還較為簡單等,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修改打磨中加以提高。”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