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人一步到一路領先
移動4G“親民范”
客戶在4G專柜購買自己喜愛的移動4G手機。
“移動4G,快人一步”,這是大多數人對移動4G的印象。
科技每向前一步,總會吸引一批敢于嘗鮮的人。
“現在已經進入了移動互聯時代,‘落后就要挨打’,我第一時間辦了移動4G業務。移動4G果然給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還有更多人加入移動4G,從實際需求出發,4G就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為多年的移動用戶,體驗過4G網速之后,我們覺得3G、WiFi什么的都有點跟不上節奏。非4G,不上網啊。”
人們娛樂、工作、生活正一點點地轉移到手機上來,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更快速的網絡,意味著更高的效率。
網絡領先 移動4G信號覆蓋廣
也許你難以想象,移動4G信號已經超越了3G信號的建設規模,已經實現市、縣城區域的連續網絡覆蓋,并延伸到了所有鄉鎮駐地和部分農村地區、重點景區。
時不我待,駐馬店移動公司將4G網絡建設作為一號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基站總量將達到2400多個,就連石武高鐵駐馬店段也能有4G連續覆蓋,整個4G基站規模龐大,行業內遙遙領先。
中國移動曾宣布年底全國建成50萬個4G基站,這被認為是天方夜譚。而事實證明,移動4G基站建設起步早,基站建設最成熟,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截止到今年6月份,中國移動TD-LTE基站數量已經超過40萬個,網絡覆蓋超過300個城市。
手機親民 從“富高帥”到“親民范”
上半年中國移動TD-LTE 4G手機終端銷售約2000萬部,4G用戶達1397萬戶。4G在中國已經從空窗期進入用戶快速增加期。
一“部”到位,要換就換4G手機。
4G剛開始商用時,國內支持4G網絡制式的手機品牌很少,大家購買手機時只有較少機型可供選擇:iPhone5s、三星Note3……也因此,4G手機被認為是“高富帥”的專利。
3月份,國內手機廠商度過適應期,部分早有準備的國內手機廠商開始發力。酷派、中興、聯想等品牌迅速推出4G產品,其中酷派的表現最為矚目。首款千元4G手機的上市,一下子拉低了4G手機的門檻,為4G手機走下神壇拉開序幕。緊接著,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手機廠家紛紛布局4G市場,以至于每個月都有幾款4G新品上市。
相比3G手機,移動4G手機不僅支持2G、3G網絡,還支持4G網絡。再加上配置相當,價位差異小,很多客戶在更換手機的時候,很自然地選擇了4G手機,誰也不愿意一款新機到手很快就過時。現在,只要在手機市場上有點影響力的手機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4G產品,小米、魅族等互聯網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4G手機。
M811領銜,百元4G手機扎堆上市。
6月份,中國移動推出首款自主品牌4G手機M811,作為行業標桿,為終端市場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M811上市后,千元4G手機紛紛降價。
目前,僅500元價位以下的4G手機就多達20款,有酷派8702、酷派8021、酷派8017、聯想A320T、天語Touch2、天語L820、TCL P301M、波導L101、海信E601M等知名品牌機型可供選擇。其中,聯想A320T和海信E601M售價僅為399元,價位最低。800元以下可供選擇的手機更多,僅品牌上就有酷派、聯想、中興、華為、天語、波導、海信、海爾等30多個品牌,移動4G手機已經不存在高門檻這一說。
酷派副總裁曾憲忠接受訪問時曾表示:4G手機價格的下降速度比3G手機快得多,3G手機尤其是3G智能機,3.5英寸開始基本是千元以上,走到299元這個價位,走了3年。4G手機從千元走到299元,估計用不了1年時間。
從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這個時間可能更短。
資費不貴 移動4G套餐更實惠
可以這樣歸納移動4G史上最普遍的兩大誤讀:因為是4G,所以貴;因為是4G,所以耗流量。
改變偏見的第一要務,是讓客戶親自體驗移動4G,讓體驗說話。
為此,移動不斷推出性價比高的4G終端,同時,在資費下調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其中,6月1日,中國移動全面下調4G資費,比3G更實惠,可謂史上空前,大快人心。
如今,百萬客戶成為移動最廣泛的群眾基礎,移動用口碑化解誤讀,用親民之舉贏得消費者親近。
比一比,4G套餐比3G更實惠。
移動4G套餐有自選套餐和飛享套餐兩種可供選擇。其中,自選套餐由8檔“4G上網流量包”和8檔“4G語音通話包”組成,客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由搭配。飛享套餐由上網流量包和語音通話包固定組合而成。
4G套餐實行全國長途、市話、漫游一口價,套餐外語音資費為0.29元/分鐘。贈送來電顯示業務,國內接聽免費。
目前,4G飛享套餐門檻低至38元、58元。和原套餐資費相比,4G套餐資費更低。特別是6月1日新資費推行以后,所有的老客戶升級以后都多得了幾倍流量。如原來70元包含1個G流量,升級后變成2個G流量。全球通上網套餐升級為4G上網套餐以后,資費、語音通話時長不變,流量增加為原來的2倍~7倍,商旅套餐增幅更大。
用一用,4G流量比3G不多用。
很多人擔憂使用4G會多耗流量,事實并非如此。快的網速只是節省了人們等待的時間,同樣的操作,使用3G和4G所耗流量相同。
一位市民告訴筆者,用手機觀看一期《爸爸去哪兒》,視頻大小為454.03M,如果我們用3G或者WiFi觀看,流量耗費為454.03M,加上緩沖和卡頓耗費的時間,總觀看時間將大大超出視頻時長。而使用移動4G在線觀看的話,因為網速快、無卡頓,可以做到觀看時間與視頻時長相同,所耗流量仍為454.03M。
筆者身邊很多人將原來的全球通3G套餐升級為4G套餐,憑空多出幾百兆流量。“之前到月底流量不夠用,要將流量關掉。現在,幾乎從來都不關流量,以前升級應用軟件得等到有WiFi的環境,現在想都不想就下載了。”
更省心,4G終結“流量恐懼癥”。
流量用超了怎么辦?會不會產生天價流量?普遍認為,自從有了智能手機,患“流量恐懼癥”的人也增多了。面對更快的4G網絡,移動順應民意,采取多項措施,幫助客戶進行智能化的把控。
套餐內流量不夠用時,可以開通上網流量包、上網加油包。其中,上網流量包包含月包、季包、半年包三種,客戶可以自己決定流量何時清零。開通流量包自動加油功能,流量超出后,自動疊加“10元100M”加油包,上網更省心。
至于擔心流量會用超,更不是問題。在剩余流量為20M、5M和0M的時刻,10086將會發送提醒短信。此外,還設置了500元+15G雙封頂。當套餐外流量費用達到500元時,系統會自動停止向用戶收費。(賈宇航 文/圖)
體驗4G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