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山縣特色農業成為農民致富新引擎
摘要:本報訊 (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段陽東)近年來,確山縣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把握產業政策,大力發展茶葉、煙葉、食用菌、中藥材、紅薯、西瓜等特色
本報訊 (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段陽東)近年來,確山縣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把握產業政策,大力發展茶葉、煙葉、食用菌、中藥材、紅薯、西瓜等特色種植業,培育壯大黑豬、生態羊等特色畜牧業,主打“綠色牌”、“生態牌”,做大做強特色農業,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特色農業已成為老區農民創業發展、增加收入的新引擎。
眼下,中藥材種植基地石滾河鎮種植的近5萬畝夏枯草喜獲豐收,每天前來收購中藥材的各地客商絡繹不絕。“俺這兒家家都種夏枯草,今年我種了20多畝,收成不錯,每天雇二三十人來采夏枯球。現在,我們這兒的群眾都是靠種植夏枯草增收。”該縣石滾河鎮陳沖村種植大戶劉建華說。
該縣立足市場需求,以現有的優勢資源為依托,選擇容量大、單位產出高、經濟效益好、能帶動大多數農民增收的農產品作為開發的重點,增強產業優勢,提高綜合效益,使特色農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引擎。該縣還招商引資引進了一批農業生產加工龍頭企業,培植扶持了一批本地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民簽訂購銷合同,帶動特色種植、養殖業的發展。這些企業直接回收農民的農產品進行加工銷售,使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既解決了農產品的銷路問題,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又增加了農民收入。2013年,該縣茶葉種植面積5000畝,天目銀峰、天中紅兩個品牌獲得多項榮譽并遠銷國外。以夏枯草為主打產品的中藥材種植面積達7萬畝,是王老吉、加多寶涼茶的原料基地。眼下,該縣種植的1000余畝靈芝也喜獲豐收。僅靈芝一項,今年就可創外匯收入1300多萬元,農民實現增收700多萬元。
紅紅火火的特色農業,已成為確山農民創業發展、增加收入的活樣板。目前,該縣煙葉種植面積2.3萬畝、日光溫棚1200座、食用菌總產量超過3800噸、規模化養殖小區508個,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現在的54家,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07家,涉及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服務業等,共有社員8036人,帶動農戶5.6萬戶。在該縣石滾河、竹溝、瓦崗等山區鄉鎮,農民每家每年直接或間接來自于發展特色農業的收入為5萬元~20萬元。
以深加工求高效益
張新義
近年來,為了增加農業效益,很多地方致力于發展特色農業,增加了農民收入,取得了較好效益。
然而,作為農業大市,反觀我們的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轉化企業相對較少,農業產業鏈較短,農產品科技附加值較低,整體效益也就不太高。沒有了農產品的深加工,我們辛辛苦苦培育的特色農業,效益的“大頭兒”就不能賺取,只能掙得中間環節的“辛苦錢”。
當然,農產品深加工的前提是農產品數量上的保障與穩定,也就要求特色農業發展相對集中連片,保障特色農產品供應的持續穩定。同時,我們在開展特色農產品深加工時,也不能盲目上馬,要對該類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商品的市場充分調研、科學論證,盡可能深加工那些市場需求、適銷對路、消費者喜愛的產品。還有就是,在特色農產品深加工中,一定要增加科技含量,以科技為支撐,從而讓特色農業真正成為高效農業提供保障。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