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舞起科學發展的彩練
摘要:記者 張付軍 侯偉峰 通訊員 張成亮 康麗麗位于豫南山區、有著“中國盤古圣地”之譽的泌陽縣,近年來務實苦干、砥礪奮進,經濟社會呈現發展穩健、統籌兼顧、社會和
記者 張付軍 侯偉峰 通訊員 張成亮 康麗麗
位于豫南山區、有著“中國盤古圣地”之譽的泌陽縣,近年來務實苦干、砥礪奮進,經濟社會呈現發展穩健、統籌兼顧、社會和諧的良好態勢:
——以產業集聚區為平臺,以“大招商 招大商”為抓手,累計落地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20多個,落實投資121.6億元,工業產值每年遞增,農產區“長”起了工業之樹;
——以產城融合為抓手,產城互動、產城聯建,城區面積每年以2平方公里以上的速度遞增,一個生態宜居、功能完備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以特色經濟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引擎,通過科學化調整結構、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發展、產業化帶動,實現了基礎農業優質化、特色農業標準化、加工企業鏈條化,成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現代化步伐扎實邁進。
培植工業之“樹”
工業,曾經是泌陽縣的短板,“十一五”初期,在全市項目觀摩中被迫連年棄權。
“無工不富,泌陽的出路仍然在于工業,我們必須有橫刀立馬的勇氣、敢于擔當的精神、深入一線的作風,抓招商、抓項目、抓落實,讓農業大縣泌陽走上工業化道路。”縣委書記高萬象謀劃了泌陽的工業之路。
基礎幾乎是“零”,泌陽一班人在一張白紙上開始大筆描繪。
抓組織領導。首先是縣級領導帶頭抓招商、促項目。縣委、縣政府主要和分管領導親自帶隊外出招商,經常到項目現場調研、現場辦公;縣委常委會每月聽取一次工作情況匯報,縣長辦公例會每周專題研究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安排重點項目建設工作;縣人大、縣政協多次組織重點項目建設視察,積極建言獻策,為項目建設提供堅強保障。其次是堅持重點項目縣級領導干部聯系分包制度,繼續實行重點突破、一線工作、現場辦公等工作推進機制,確保全縣重點項目順利實施。
抓招商引資。一是突出小組招商,堅持“二分之一”工作法,大力開展專業化、集群式招商,對一些重大項目、重要客商和重點產業組成專業小分隊一對一跟進對接。二是突出靈活招商。在堅持有效的傳統招商方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招商方式。三是突出產業招商。緊緊圍繞電子電器制造和農副產品加工兩大主導產業,加大電子產業園和夏南牛產業園招商力度,積極引進沿鏈補褳企業,著力形成完整產業鏈。
抓優惠政策。該縣研究制定了《關于在泌陽投資興建工業項目的優惠政策的若干規定》、《關于強化招商責任加大獎懲力度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文件,為鼓勵吸引投資、調動全縣上下招商引資積極性指明了方向、激發了活力。多年來,該縣累計引進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20多個,落實投資121.6億元。
抓環境優化。首先抓硬環境,在12.6平方公里產業集聚區內建成“三縱四橫”的交通網絡,分別實現5分鐘和10分鐘即可上滬陜高速和新陽、焦桐高速;建設標準化廠房65萬平方米、職工服務中心10萬平方米,綜合服務中心
“零基礎”的同時也具備后發優勢,泌陽縣產業集聚區在建設規劃初期,就確立了產城聯建、產城融合這樣的戰略構想。按照產城融合的科學規劃,建了一期建二期,如今集聚區三期正在緊張施工,建成區面積12.8平方公里,入住企業95家,用工2.7萬人,形成農產品加工業和電子電器制造業兩大主導產業,年產值175億元,實現利稅18億元。
2012年,泌陽縣產業集聚區被評為全省“十先進”產業集聚區,2013年榮膺“河南省一星級產業集聚區”稱號。
打造水景綠城
幾年前,同其他地方一樣,泌陽縣的城鎮化一度滯后,成為制約新型工業化的突出瓶頸。
如何突破?
“寧留空白、不留遺憾,確保規劃20年不落后。”泌陽縣委書記高萬象的話鏗鏘有力。
城鎮建設以建成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水景綠城為目標,堅持規劃先行:
——產城相融合,把“產”與“城”放在一起統籌考慮:產業集聚區道路、供排水、商場、醫院、餐飲等與整個縣城統籌規劃;
——兩條開發帶,以泌水河和梁河為依托,在城市中心建設大型的城市開放空間,形成城市景觀帶和生態長廊,集中體現山水園林水景綠城特色;
——六大功能區,以兩引線為軸,合理布局銅山湖生態宜居區、城鄉接合示范區、商務中心區、產業集聚區、現代物流區及老城區六大功能區。
規劃的落實要靠制度來保障。
針對人情風濃,土地私買私賣、項目無法落地的縣情,該縣從土地規劃審批這個源頭入手,整合土地、規劃、建設等部門的有關規定,在河南省第一家實行“三證”網上辦理審批,徹底遏制了土地私買私賣等現象的發生,規范了土地市場,保證了縣城規劃的順利實施。
“綠城”是人們的向往,在開發好環繞縣城的泌水河、梁河沿岸的基礎上,先后完成了北環一路、花園路、新陽高速引線等道路綠化建設,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在90%以上;建設了梁河、泌水河帶狀公園等21座公園和小游園,實施了盤古開天園二期工程,啟動了新陽高速引線出口盤古主題公園、新陽高速引線中段生態公園、滬陜高速引線出口綠地公園建設。
在道路建設方面,貫通了北環一路等4條環城公路,基本完成了新陽高速引線拓寬改建工程和滬陜高速新引線建設工程,高標準建設了梁河工業路大橋、泌水河人民路大橋等橋梁工程建設,新建、改建了車站路等26條城區道路,形成了城區內“九橫十縱”道路網絡,對20多條背街小巷進行了改造硬化。如今,縣城建成區面積已擴大到28平方公里;縣城人口增加一倍,達到25萬人,全縣城鎮化率提高了15個百分點。
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省級最佳宜居城市……這一項項榮譽,是對泌陽新型城鎮化的最好詮釋。
催開農業之“花”
——
——
4年內誕生2個農產品國家標準的泌陽縣,依托龍頭企業引領產業化進程,并隨著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催生山區農業開出現代之花。
首先是推進基礎農業的優質化。
作為河南省產糧大縣,泌陽通過實施“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土地開發整理和高標準良田建設等項目建設,在糧食主產區鄉鎮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現代農業生產格局。2013年6月底,全縣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面積45萬畝,灌溉水利用率達45%,設施農業面積5萬畝,高產創建示范面積13萬畝,同時引進優質小麥、玉米、水稻品種,并根據山區實際,對全縣農業合理布局。目前,該縣建立了小麥、玉米、蔬菜等10大示范生產基地,擁有30多個示范園區。
其次是特色農業,按照產業化發展思路,該縣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該縣站在發展大農業的高度,及時出臺了《農業標準化工作規劃》,成立了特色農業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完善了6個特色農產品標準體系,制定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規范標準30多個,設立各級示范基地28個。按照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泌陽花菇”、“白云仙桃”、“金銅山”優質煙、“銅山湖鰱魚”、“張灣蘿卜”等10多個特色農產品直接產值20多億元。
特色農業的標準化推進了農業從粗放型生產到無公害生產的轉變,實現了農產品質量的又一次飛躍。
拉長產業鏈條,使泌陽農業在現代化道路上再次得到提升。
“泌陽花菇,世界一絕。”是國際食用菌專家的贊譽。泌陽縣在科學種植、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圍繞香菇加工開展招商引資,河南三明食品、河南上佳食品等企業慕名入住,開發出香菇醬、香菇罐頭、禮品香菇等系列產品,產品附加值成倍增加。
夏南牛是泌陽自主創新培育的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至2013年底,夏南牛存欄量有50多萬頭,泌陽縣建有國家級夏南牛養殖示范場3個。以屠宰、加工企業河南中恒集團為龍頭,積極聯合上海福禧集團、浙江海寧大正皮草集團等知名企業,引進牛皮制革、牛血提煉加工雙清蛋白、牛骨膏、牛尾加工毛筆等7個下游企業,形成了集養殖、屠宰、加工為一體的全鏈條產業。
夏南牛是中國第一肉牛品種,如何成為“第一品牌”?我們依托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等合作,致力于夏南牛優質高檔牛肉和雪花牛肉的研究、開發,使夏南牛的牛肉品質進一步提升,不久的將來,高端夏南牛牛肉將被加工成200多個品種出現在國內大型超市。”談起夏南牛產業發展方向,泌陽縣長張樹營成竹在胸。
招商引資按照沿鏈補鏈思路,以河南恒都食品為龍頭,溢佳香、三明食品等數10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遍地開花,泌陽夏南牛、香菇、水果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得到精深加工、包裝,產品鏈條極大拉長,產品附加值實現翻番,大大加快了該縣農業現代化進程。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