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專用道將開通 市民出行更便捷
摘要:記者 張 勇 公交專用道為公交提速。記者 吳 波 攝“眼下,省‘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創建進入關鍵階段,我們正積極與市公安交警部門溝通,抓緊時間開通公交專用
記者 張 勇
公交專用道為公交提速。記者 吳 波 攝
“眼下,省‘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創建進入關鍵階段,我們正積極與市公安交警部門溝通,抓緊時間開通公交專用道,讓市民乘車便捷起來。”8月1日,談起爭創省“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市公交公司總經理黃偉說,近期要對去年已劃好的公交專用道安裝電子監控、開通專用道,還要對市區解放大道、中華大道、文明大道、雪松大道、樂山大道、交通路等主干道花壇進行改造,建設6車道并設置公交專用道,以迎接省里檢查驗收。
其他車輛與公交車搶道 快速通道反成慢車道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于目前我市公交專用道設置后還沒有開通及市民公交優先意識不足等因素,公交專用道被其他車輛占用的現象普遍存在。
為提高公交車的通行率和準點率,吸引更多的市民選擇乘坐公交出行,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使市民出行更便捷,去年9月份,我市已在市區開源大道(黃淮學院至市車管所)、樂山大道(置地大道交叉口至洪河大道交叉口)、文明大道(解放大道交叉口至雪松大道交叉口)等主干道上設置了公交專用道。6路公交車司機吉峰說:“設置公交專用道本來是為了讓公交車更快,解決城市擁堵,卻有一些市民經常開車占用公交專用道,讓快速通道反成慢車道。”
8月1日18時許,時值交通晚高峰,文明大道上車流如織。記者沿文明大道與解放大道交叉口右側向北前行,不時看到有私家車闖入公交專用道內行駛。“有關部門給我們公交車預留了專用道,但總被其他車輛侵占,正常通過文明大道不到10分鐘,但因被占道有時20多分鐘都寸步難行。”每天途經此路段的H2路公交車司機吳建說。
市民期待開通公交專用道
采訪中,對于即將開通的公交專用道,市民表示支持和歡迎。他們認為,公交專用道體現了“公交優先”的原則,不過,讓專用道名副其實,關鍵要形成良性循環。
對于即將開通公交專用道,公交車司機表示贊成。“我們開車會順暢一些。”9路公交車司機賈毛說。
市民張先生說:“我們上班族就怕堵車,一堵車就遲到。希望公交專用道開通后能解決我們堵車遲到的問題。”
一些開私家車上班的市民對開通公交專用道有顧慮,認為市區現有的道路資源已經很有限,本就不太順暢的道路如果再開通公交專用道,可能會更“添堵”。有市民建議,公交專用道可分時段運行,早晚交通高峰期公交車專用,交通平峰期私家車也可以共用。
還有市民認為,開通公交專用道后,分開行駛、各行其道,其他車輛隨意占用將會受到處罰,有了處罰措施擠占公交專用道的現象可能會少一些。
開通公交專用道是解堵良方
“開通公交專用道,是一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解決城市擁堵的良方。”提到即將開通的公交專用道,市交通運輸局紀檢組長劉紅偉說。
近年來,我市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道路越建越多,路面越來越寬,卻還是堵車,道路建設的速度跟不上小汽車增長的速度。城市的道路資源是有限的,必須進行合理分配,提高道路資源的使用效率。據專家測算,一輛公交車所占的道路面積,相當于2輛到3輛小轎車所占面積,但乘載的人數卻是小轎車的近20倍。公交車在運輸效率上具有不可比擬的高效優勢。劉紅偉認為,在道路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給予公共交通優先使用權,應是解決城市擁堵的良方。
公交專用道的開通,也將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乘坐公交車的人越來越多時,公眾的滿意度會逐步提高,由此改變私家車出行方式,擁擠、停車難等問題就會得到緩解。
“雖然公交專用道會占用一個車道,但從長遠考慮,還是必要的。”劉紅偉介紹,隨著市民搭乘公交出行的不斷增多,公交專用道開通后,將進一步吸引更多私家車主綠色出行、公交出行,方便更多的市民便捷出行。
黃偉說:“公交專用道需要更科學的規劃。一些發達城市,不少公交專用道都設在雙向四車道的道路上。這種路段上設置公交專用道,理論上可能會使剩下的那條道更擁堵,但事實上,因為公交通行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市民出行可能更愿意依賴公交,從而緩解交通擁堵問題。”黃偉建議有關部門嘗試放寬專用道的設立標準,不要只在寬闊大道上設置,窄一點的路段更需要“公交優先”。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