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灣高頭龍:幾近失傳的民間玩意兒
摘要:程 揚 梁宏宇舞龍常見,唯高頭龍少見。舞龍常有,唯廟灣高頭龍獨有。要看高頭龍,就要去平輿縣廟灣鎮。廟灣高頭龍,當地又稱高挑龍,龍頭大,是一般龍的三四倍,龍眼像臉盆
程 揚 梁宏宇
舞龍常見,唯高頭龍少見。舞龍常有,唯廟灣高頭龍獨有。要看高頭龍,就要去平輿縣廟灣鎮。
廟灣高頭龍,當地又稱高挑龍,龍頭大,是一般龍的三四倍,龍眼像臉盆大,龍口可坐成年人。脖頸呈s型,一根碗口粗的直木或毛竹支撐著它,足足有
廟灣高頭龍往往都是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才抬頭出世、福賜人間。在玩之前,一定要先到洪河水邊舉行一場簡單而隆重的祭祀儀式,叫祭水請龍。一幫人在主祭的帶領下,高舉著龍依次站在水邊,在嗩吶鑼鼓伴奏下,主祭面向水,很恭敬地點燃燒紙,嘴里念念有詞,然后躬身抱拳,再兩手向天,微閉雙目禱告著、囁嚅著。炮聲一響,儀式完畢,眾人“轟”的一聲沖上河岸,象征高頭龍重臨人間。
在迎接高頭龍出世后,廟灣武術街上的老居民往往會高搭彩棚,設置供桌、供品,燒香、燒紙、放炮。彩棚前額橫掛大紅綢布,上寫“廟灣鎮武術街高挑龍燈會”。棚兩側豎掛紅紙對聯,上聯寫“龍降天下福福逢盛世”,下聯寫“國泰民安康康在九州”。棚的后墻正中置一大方桌,高頭龍臥在上面,前面設一小方桌,桌上放豬頭、水果等供品,緊挨供品設有一香爐,香煙裊裊,更顯高頭龍的神力和威嚴。廟灣
廟灣高頭龍給方圓幾十里的百姓無盡的喜悅、幸福、希望和期盼。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周圍鄉鎮群眾大都從外地購買樣式統一的龍,廟灣高頭龍便無人問津和追捧。隨著老藝人的先后去世,廟灣高頭龍的制作工藝幾近失傳,舞龍的技巧玩法逐漸生疏。
廟灣高頭龍曾作為民間藝術形式被省、市文化部門記錄存檔,多次到市、縣參加表演。近年來,平輿縣文管所所長馮國軍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爭取到了一部分經費后,執著于高頭龍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理與發掘,才得以恢復了高頭龍的表演技法,并在每年的春節及縣內大型文藝活動時,讓平輿縣人民享受到了這項文化遺產帶來的快感。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