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萍:把女兒培養成才我盡到了責任
摘要:記者 姚 晶作為正陽縣人民醫院婦產科資深主治醫師,胡振萍平時非常忙,每天找她看病的人很多。日前,記者在正陽縣人民醫院門診室終于見到了她。現年51歲的她,看上去要年輕
記者 姚 晶
作為正陽縣人民醫院婦產科資深主治醫師,胡振萍平時非常忙,每天找她看病的人很多。日前,記者在正陽縣人民醫院門診室終于見到了她。現年51歲的她,看上去要年輕得多,說話慢聲細語。她先后被河南省婦聯評為“感動河南十佳母親”,被駐馬店市婦女聯合會、駐馬店日報社、河南東方(天中)偉業實業有限公司評為“天中最美母親”等,她說這是社會對她的關懷,其實她很平凡,將女兒培養成才,只是一個母親的職責,沒什么值得炫耀的。
胡振萍告訴記者,女兒林熹已從北京工商大學畢業了,在北京一家游戲公司任高級設計師。接著,她向記者講述了她和女兒的一些往事。
從北京回來,胡振萍就按照書上寫的聽力康復訓練方法教林熹發音。早晨,林熹剛一睜眼,還揉著惺忪的睡眼,胡振萍就一字一句、繪聲繪色地告訴她:“天亮了,太陽升起來了,該起床了。”然后,穿衣、刷牙、洗臉、吃飯,每做一件事情,她就一邊做著一邊大聲地對著女兒說上好幾遍。除了這些,她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女兒“聊天”,給女兒“講故事”。由于說話太多,聲音又大,胡振萍的嗓子壞了,反復腫痛、充血、沙啞。但是,她堅持下來了。
就這樣,半年之后,林熹度過了最初的好奇和中途的漠然,終于對聲音有了反應,也就是發出頻率較高的尖叫聲。這種叫聲,旁人聽起來是刺耳的,甚至是恐怖的,但是對胡振萍而言卻是世間最動聽的音樂。一天午飯后,胡振萍一如既往地對女兒進行聽說訓練,而林熹口渴了打著手勢向她要水喝。她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即把水送到女兒的嘴邊,而是拿著水杯喊著“喝水”,一遍、兩遍、三遍……百遍的呼喊過去了,林熹干涸的嘴唇也隨著她的喊聲一次次張合,小臉漲得通紅,可是就是發不出“喝水”的聲音。為了讓女兒能夠清晰地看到她的口型,她索性單腿跪在地上,一手端著水杯一手指著自己的嘴唇。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一個鐘頭過去了,她的膝蓋由疼痛到麻木,就在她幾乎喪失信心的時候,耳邊猛然響起了含糊不清的聲音“喝——水”。胡振萍驚喜地把女兒攬在懷里,眼前一片模糊。
除了自己訓練,在林熹4歲時胡振萍還專門到駐馬店的聾啞兒康復訓練家長培訓班深造,并且帶著女兒來到洛陽市聾啞兒語言訓練中心學習。在那里,胡振萍知道了許多和女兒有同樣遭遇的孩子,也知道了周婷婷。找到《從啞女到神童》這本書后,她按照書中的方法精心制作了1000多張字、詞、成語卡片,把租住的小屋墻上掛得滿滿的。等到林熹放學回到家里,就給她講解。經過不到一年的訓練,剛剛5歲的林熹逐漸認識了3200多個漢字,可以自己閱讀兒童讀物了。
林熹可不是個書呆子,她喜歡畫畫,寫詩歌、散文,甚至創作童話,近年來,她已經創作了近百篇文學作品以及400多幅漫畫,其中有一部分還發表在《中國少年報》上。
對于自己和女兒經歷的種種磨難,胡振萍一笑了之。她告訴記者,她很佩服自己的女兒,一個剛強、冷靜的孩子,一個向上、永遠不會喪失信心的人。她相信,在人生的萬里長城上,她會不屈不撓地攀登高峰。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