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儼少《杜甫詩意圖》公開展出
該作品10年前拍出6930萬元
摘要: 2004年陸儼少《杜甫詩意圖》百開冊頁(局部)拍出6930萬元后,再沒公開露面,此次是其首度亮相中國美術館。 “筆墨幸得湖山助,入浙方知畫意濃。&rdqu
2004年陸儼少《杜甫詩意圖》百開冊頁(局部)拍出6930萬元后,再沒公開露面,此次是其首度亮相中國美術館。
“筆墨幸得湖山助,入浙方知畫意濃。”有著濃郁江南水墨文風的浙江畫院已步入“而立之年”。建院30周年之際,“湖山掩映——浙江畫院30年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出首任院長陸儼少的《杜甫詩意圖》百開冊頁、浙江畫院畫師作品,以及部分優秀研究員、學員的作品等。
30年來在“湖山掩映”中發展創新
1984年浙江省成立了浙江畫院,首任院長由陸儼少擔任。
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指出,從近代中國畫發展的脈絡體系來看,這是非常特別的,因為一南一北兩家畫院的掌門人,恰恰也是近代以來并稱為“南陸北李”的兩位中國山水畫大師(注:1981年成立中國畫研究院,今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由李可染擔任)。如今,浙江畫院迎來成立30周年。一場集結了浙江畫院院長、畫師以及部分優秀研究員、學員的晉京展在中國美術館拉開帷幕。
浙江畫院方面介紹,此次展覽命名為“湖山掩映”,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上浙江畫院位于杭州,西湖山水環繞,人文底蘊深厚,故為“湖山掩映”。同時,“湖山掩映”體現出浙江畫院30年的發展軌跡中,幾代畫師始終對于師造化的注重,尤其是從自然到所觀,再到所思、所想的觀照關系。此外,“湖山掩映”4字尤為能體現出浙江畫院立院、辦院的宗旨,這也就是戒驕戒躁,于自然天成間拉開距離,承接傳統,發展創新。
呈現濃郁江南水墨畫風
據介紹,該展分浙江畫院首任院長陸儼少專題展、盡數風流——浙江畫院30年·人物畫展、山高水長——浙江畫院30年·山水畫展等,包括陸儼少《杜甫詩意圖》百開冊頁、潘鴻海的《水鄉晨曲》、孫永的《三味書屋》等作品。該陣容不僅有浙江畫院老一輩畫師的經典之作,也有中青年畫師傳承創新、開拓探索之作。其中陸儼少《杜甫詩意圖》百開冊頁是首度完整地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美術評論家王魯湘指出:“筆墨幸得湖山助,入浙方知畫意濃。”浙江畫院的畫師們就是在這樣得天獨厚的水墨文風熏陶之下進行創作的,他們既要“在水墨”,又要“被水墨”,因此,對水墨語言的敏感,從整體上講他們高于其他省市畫院的畫師。“中國畫韻,全在墨中體現。浙江畫院的幾代畫師,都在水墨上力爭上游。”對此,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也指出,“浙江畫院堅守傳統的學術標桿和法度,卻一直是改革開放的‘弄潮兒’,創作了大量技藝精深、熱情謳歌時代的代表作,涌現了一批優秀的畫家,成為業界的知名品牌。”
除了展出創作成果外,該展還展出浙江畫院30年一路走來的文獻資料。作為浙江畫院興起與繁榮的見證,這些史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浙江當代中國畫在輝煌中不斷延續的發展歷程。
■ 明星展品
《杜甫詩意圖》10年前拍出6930萬元
陸儼少開創了當代山水畫獨樹一幟的“陸家山水”,其中以《杜甫詩意圖》百開冊頁最為著名。該作從杜甫百首詩中,各選二寫景句,創作山水畫。
浙江畫院院長孫永向記者介紹,該作品是陸老傾注半生心血澆鑄的一部蓋世巨著。陸老生前大半輩子坎坷多舛的命運,暗合了當年杜甫的生平境遇。加之當年吳湖帆等前輩的鼓勵和說服,1959年至1962年,陸老終于完成了這一鴻篇。據說之所以畫“百開”與吳湖帆的建議不無關系。當時吳湖帆提議,歷來有許多畫家畫冊頁,但少有人畫過100開,現有的百開冊頁大都集人物、花鳥、山水于一本,還沒有看見專人畫專一題材。純山水的百開冊,非大手筆不能勝任,叫陸儼少不妨試試。
陸儼少的這部巨作也迎來了資本的追捧。2004年,在中國藝術品市場離億元時代尚遠時,該作就在北京翰海春拍中以6930萬元成交,至今仍保持著陸儼少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