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做大產業 重振雄風
摘要:記者 丁 振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機器轟鳴的廠房車間、繁忙奮戰的項目建設者……穿行于柏國大地,一處處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熱潮涌動,一張張藍圖正被轉化為一幅幅
記者 丁 振
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機器轟鳴的廠房車間、繁忙奮戰的項目建設者……穿行于柏國大地,一處處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熱潮涌動,一張張藍圖正被轉化為一幅幅現實圖景。
今年以來,西平縣正視差距找原因、尋求突破謀發展,明確發展任務、堅定發展信心,以責任擔當和團結拼搏的干勁、以爭分奪秒的發展速度與催人奮進的跨越激情,在西平這方熱土上擦出了產業強縣、產業興縣的“高效”火花。
把項目建設作為中心,以招商引資為載體,壯大西平經濟總量
近幾年,西平縣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全市其他先進縣區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面對“一產不優、二產不強、三產不大”的嚴峻形勢,西平趕超的動力和支點在哪里?
“西平要發展、要突破,就必須加大工業投入。”
“對西平來說,只有把產業做大做強了,經濟總量才會上去,有經濟支撐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上去。”
市委書記余學友,市委副書記、市長武國定來西平調研時為西平發展指路子、開方子的話語猶在耳邊回蕩。
“項目是發展之基,產業是發展之柱,沒有產業支撐,發展就是一句空話。下一步,西平要把大力培育壯大骨干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和主要抓手擺上位置。”西平縣委書記、縣長聶曉光如是要求西平廣大黨員干部。
重點項目建設點多面廣,如何高效推進?
由發改委牽頭,西平縣組織有關部門,通過深入調查論證,找出自己的優勢產業、潛力產業,制定了三年產業行動計劃,提出總體發展方向和階段性的具體目標任務、相關措施,通過專項行動,做大做強各類產業,撐起西平經濟發展的擎天柱。
同時,各鄉鎮也深入研究分析自己的優勢產業、特色經濟,重點培育1~2個能夠帶動一方經濟的地方支柱產業。
圍繞招大引強,今年初以來,西平縣主要領導帶領縣四個班子成員及部分鄉鎮、局委負責人,先后6次赴江蘇昆山、廣東珠海、浙江寧波、福建廈門、福州、泉州、莆田等地開展招商活動。
在福建莆田和廣東深圳,該縣設立專門招商辦事處,實行駐地招商,在江蘇昆山、福建莆田、廣東深圳等地舉辦招商推介會,進行會議招商,并在節日期間拜訪客商,聯絡感情,開展情感招商。
此外,西平縣把產業集聚區建設作為招商引資的主要載體,提檔升級,強力推進。
如今,西平縣產業集聚區目前規劃面積達14平方公里,分為東、中、西3個區域,已累計投資13億元完善基礎及配套設施,實現了“七通一平”、“五網覆蓋”以及綠化、亮化,有效提升了園區的吸引力和承載力。目前,西平縣產業集聚區已入住企業128家。
根據現有產業布局,西平縣迅速明確了“綠色食品+機械制造+電子信息”主攻方向,努力培育一個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并按照“進軍路線圖”,開展了一系列鏈式招商——
依托全國農業大縣的優勢,今年以來,該縣引進了豫糧生物、中慧集團、雙城生物、益民面業、大北農、廣豐生物等10個涉農項目,形成了以魯洲生物、天中生物、新益面業、中慧集團、豫糧生物等35家企業為主的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主導產業集群。
依托西平傳統機械加工的優勢,今年以來,該縣引進了朗瑪數控、華興牧業機械、普雷諾凈水設備等8個裝備制造項目,形成了以日東工業、鼎力桿塔、凱威鋼構、金鳳牧業等21家企業為主的機械裝備制造主導產業集群。
同時,抓住東南沿海地區光電信息產業急需向內地轉移的機遇,西平縣開始著手構筑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剛引進不久的西平光電產業園就承擔了這樣的責任。
通過此平臺,西平縣大力引進電子信息產業項目,注重光電產業配套引進,實現“抱團入住”,力圖把西平培育成中原地區重要的光電企業承接地和集聚地,打造西平新的經濟增長極。
西平光電產業園計劃總投資20億元,建設廠房16棟共16萬平方米。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可承接中小型光電信息企業30家,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5億元,年產值可達75億元、利稅10億元,可安排近1萬人就業。
近日,記者在西平光電產業園看到,已建好的4棟高標準化廠房美觀別致。雖然臨近中午,但工人仍在汗流浹背地加班加點。
“西平光電產業園一期工程雖然還沒竣工,但已有深圳高科時代、東莞奇立電源、深圳寶騰科技、深圳利科達光電4家企業搶灘入住,還有12家電子信息企業簽訂了意向協議!”產業集聚區負責人興奮地說。
把現代農業作為方向,以“百千萬高標準糧田示范方”為載體,培育西平農業新亮點
今年以來,西平從更新觀念入手,跳出農業抓農業,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在繼續抓好糧食生產、百千萬示范方工程建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同時,借助“農洽會”這一有利平臺和機遇,在培育具有西平區域優勢、高成長性、高附加值的特色農業產業化集群上下功夫,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解決一產不優的問題。
緊緊抓住并切實用好被定為全省高標準糧田建設提升工程示范縣的機遇,西平縣科學規劃,聚攏政策,整合資金,合力推進,集中打造高標準永久性糧田。近年來,該縣已累計投資3.6億元,建成高標準糧田34萬畝,連續9年實現穩產高產,被定為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出口基地縣、全國糧食生產和肉類產品百強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50強縣。
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西平縣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建設,積極、穩妥、有序地促進土地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流轉,推進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提高規模化經營程度。目前,該縣流轉土地25萬畝,農民合作社已發展到1620家,家庭農場發展到126家。
依托糧食生產和畜牧養殖的優勢,西平縣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該縣擁有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種植和農產品加工企業120多家,畜禽養殖和畜產品加工企業110多個。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4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5家、市級28家。
一大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壯大,已成為西平產業集群發展的主體和脊梁。
把三產作為新的增長點,以服務業為載體,打造西平現代商貿流通新優勢
初秋走馬西平縣,只見各種商業車輛川流不息,被譽為“豫中南地區最大的現代化商貿集散中心和電子商務示范應用園區”的西平縣國際商貿城內,前來批發購物的商販絡繹不絕,商戶生意興隆……
今年以來,西平縣對經濟進行全方位戰略性調整,堅持把發展第三產業作為優化經濟結構、實現轉型提質的重中之重,全面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和競爭力提升,第三產業掀起了空前的建設熱潮。
在改造提升餐飲、住宿、商貿等傳統服務業的同時,西平縣依托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信息靈敏的有利條件,積極對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主動融入,承接輻射,捷足先登,構建物流通道,打造豫南物流區域性中心基地。
該縣建立了完善縣鄉綜合市場、專業農貿市場、建材市場、服裝市場,加強網絡通信建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服務業,利用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引入現代管理模式,采用新興業態、先進商業模式,推動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
同時,西平縣把抓好特色商業區建設作為重點,按照“特色突起、區域協同、功能復合、生態低碳”的發展理念,堅持服務西平、輻射周邊區域的戰略地位,以打造集休閑娛樂、文化旅游、商貿物流等為一體的特色商業區目標,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強力推進。
按照總體規劃,西平縣特色商業區位于縣城西北部,規劃面積1.34平方公里,東起雪松路,西至107國道,北起丹桂大街,南邊界為中成大道—櫻花路—西平大道—紫荊大道—中成大道,沿城市東西主要發展軸—未來大道向東西兩側延展。
該區域地處西平中心城區與城市新區銜接地帶,有利于加快新老城區聯動發展,滿足城市空間框架拉大需要,進一步融入漯河城市中心組團發展,打造品位高端、輻射能力強的復合型中心城區。
西平縣特色商業區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實現了無縫銜接,并于今年3月8日經專家評審通過,目前已報省發改委待批。
如今,目光再次聚焦這片土地,西平縣特色商業區一派大建設 、大開發的繁忙景象,儼然成了一個火熱的大工地。
總投資8億元、占地600畝的西平國際商貿城項目首先搶灘入住西平縣特色商業區。該項目主要經營服裝、服飾等,全部建成后將成為豫南最大的服裝服飾批發基地。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投資3億元,近20萬平方米的商貿中心已建成使用。
中國地產巨頭——建業集團也把項目落戶到了西平縣特色商業區。建業城市綜合體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項目占地240畝。目前,該項目已拉開建設大幕,一個集住宅區 、商業區 、休閑區于一體的新的CDB正在加速成形。
西平縣特色商業區城市配套功能也在不斷完善,宜居水平明顯提升。
總投資1億元、占地85畝、建筑面積3.
登高望遠天地間,揚帆快航正當時。發展的思路已清晰,建設的框架已搭起。帶著夢想與信心,西平縣正無比自信地踏上騰飛之路!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