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農產品加工業項目推介會舉行
34家泰國企業來駐覓商機
摘要:與會的外國客商。□晚報記者 李玉榮 栗晨曦 9月7日上午,中國-東盟農產品加工業項目推介會在駐馬店天龍大酒店如期舉行。東盟參會嘉賓,中國西南各省代表,農產品加工企業
與會的外國客商。
□晚報記者 李玉榮 栗晨曦
這次中國-東盟農產品加工業項目推介活動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副局長歐陽海洪,東盟國際貿易促進會代表團團長、泰王國皇族親王素博,泰王國駐西安總領事館商務處商務領事、泰國商務部國際貿易促進司西安辦事處部長莊艷蘭,東盟國際貿易促進會副主席吳志毅以及陜西省楊凌示范區有關領導出席推介會。
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武國定致辭。河南省農業廳副廳長艾賽提·扎克爾主持。駐馬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戚存杰出席。
此次共有34家泰國企業來駐尋求商機,部分泰國企業還把產品放在推介會上展示。
推介活動是深化中國與東盟經濟交流合作的一個縮影
武國定在致辭中說,歡迎大家來參加2014年“中國農加工洽談會”,并在這里舉行中國-東盟農產品加工項目推介活動,這既是大家對“中國農加工洽談會”的大力支持,也是中國和東盟深化經濟技術交流合作的一個縮影。
武國定說,去年,我應邀參加了在曼谷舉行的東盟中國進出口商品博覽會,與東盟國際貿易投資商會等達成合作意向,取得豐碩成果。通過“中國農加工洽談會”和東盟國際貿易商會這兩個平臺,雙方在農產品加工業合作方面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武國定說,2014年“中國農加工洽談會”開幕式上,素博親王的精彩致辭,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強烈共鳴。大家對東盟參展企業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對加強與東盟、特別是泰國的合作充滿了更多期待。
武國定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中國農加工洽談會”為平臺,進一步密切與泰國及東盟國際貿易投資商會的交流,并按照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的要求,不斷提升會議的層次和水平,努力把“中國農加工洽談會”打造成雙方開展合作的重要平臺。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邀請更多的東盟農產品加工企業參會、參展、合作交流,把東盟的優質農產品及農產品加工成果介紹給中國的消費者,同時也把駐馬店和河南的優質農產品及農產品加工成果推向東盟,為加強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交流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中泰農產品貿易持續發展
莊艷蘭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和泰國都是世界級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及出口大國。今天的推介活動,對于兩國農業以及農產品加工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了解和交流機會,必將促進雙方貿易的持續發展。
泰國的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在不斷地發展,有許多產品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認可。如出口排名世界第九位的新鮮水果、冰凍水果。比較出名并受到歡迎的水果有龍眼、榴蓮、山竹等。除此之外,還有生產量以及排名世界第三位的水果罐頭、水果加工品、零食等。
中國是泰國農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2012年,泰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總值是67億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長了14.84%。同時,中國也是泰國進口農產品的重要市場,泰國主要從中國進口蔬菜、冷藏的新鮮水果、茶、香料等農產品。
莊艷蘭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泰國近年來農業發展情況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情況,表達了泰國愿意與中國乃至河南就農產品領域及其他方面加強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愿望。
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是極具成長潛力的朝陽產業
“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是極具成長潛力的朝陽產業。”歐陽海洪在作題為《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演講時表示,此次中國-東盟農產品加工業項目推介活動在“中國農加工洽談會”期間舉行,對推進中國和東盟農產品加工合作交流、提升行業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歐陽海洪表示,目前,農產品加工業已發展成為產業關聯度高、行業覆蓋面廣、帶動作用強的基礎性、支柱性民生產業,也是極具成長潛力的朝陽產業。一是生產快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具成長活力產業之一。二是產業加速集聚,農產品加工業加速向優勢農產品主產區和大城市郊區集聚,初步形成了一批加工產業集聚區,涌現出一批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三是企業實力顯著增強。規模以農產品加工企業達7萬家,年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元的有21家,超過500億元的有4家。四是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裝備被大量開發和使用,部分高端設備正在逐步實現由進口為主向自主研發和生產轉變。
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是中國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是中國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歐陽海洪說,當前,全球范圍內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農產品加工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十分活躍,農產品加工技術也逐步實現高新化。
近年來,中國一些加工企業發揮勞動力便宜、原料豐富和機制靈活的優勢,到國外闖市場。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完成出口交貨值1.1萬億元。一些加工技術和裝備已經十分成熟,目前全國累計有4000多家加工企業到境外建設研發設計中心,把成熟技術、裝備制造向國外轉移,還到國外建設原料基地。一些企業采取訂單收購、合資合作等形式,在境外建設了一批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以上這些態勢,為農產品加工業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交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目前,農產品加工企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已列入一些國家和地區雙邊和多邊農業合作領域。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政府間合作,圍繞政策支持、信息交流、市場拓展等,支持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為雙方企業合作創造條件。”歐陽海洪說,推進科研院所、加工企業間的合作,加快建立“產、學、研”國際合作新平臺,圍繞技術、質量、標準、經貿、市場等開展信息發布、市場推介和教育培訓,不斷提升企業“走出去”的能力。
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地初加工
歐陽海洪還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中國農產品加工業幾個重要領域的發展方向。
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地初加工。目前,由于農民在農產品產后儲藏、保鮮、干燥等初加工環節方法落后、設施簡陋、損失浪費嚴重,政府啟動了“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推廣一批投資小、見效快、易操作、適合農戶和合作組織使用的技術和設施,大幅度降低農產品損失率。
大力推進主食加工業。饅頭、餃子、面條等是人們一日三餐的主要食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主食生產已經逐步由家庭自制向社會化供應轉變,中國目前主食的生產方式落后,生產設施簡陋,因此要大力發展主食加工業,全面推動相關活動開展。
大力扶持引導公共服務建設。如“中國農加工洽談會”就是以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轉變發展方式為核心,以打造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品牌化、國際化展會為目標,努力打造投資貿易洽談、科技成果發布、技術裝備展示、科企銀企對接、產品展銷推介、國際交流合作、專題聚焦研討“七位一體”合作交流平臺,為農產品加工企業尋求合作伙伴、掌握先進技術、展示自身形象、了解行業動態、明確投資方向、促進產品銷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商機。
同時, 大力推進副產物的綜合利用。要加強農產品資源綜合利用,開展農產品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鼓勵應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通過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加工產業鏈,“吃干榨盡”各種可利用資源。
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業升級。目前,農產品加工技術裝備總體水平還比較低,技術研發滯后,產品結構簡單。要加強農產品加工機械裝備的研究,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推進加工設備的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提高加工裝備水平,以滿足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責任編輯:w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