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用眼睛觀察
摘要:法布爾出生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他非常喜歡昆蟲,從小就是一個“昆蟲迷”。法布爾的奶奶養了不少雞鴨,常常抓小蟲子給它們吃。每當看見奶奶給雞鴨喂蟲子,
法布爾出生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他非常喜歡昆蟲,從小就是一個“昆蟲迷”。
法布爾的奶奶養了不少雞鴨,常常抓小蟲子給它們吃。每當看見奶奶給雞鴨喂蟲子,法布爾就連忙湊過去,著迷地看著奶奶手中各種各樣的蟲子。有時候奶奶累了,就叫法布爾幫忙捉蟲子,法布爾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任務。慢慢地,通過抓蟲子時的觀察,他發現了好多規律:蚯蚓總往土里鉆,快下雨前蜻蜓飛得最低,蜜蜂發現蜜源后會來回地盤旋……昆蟲世界如此奇妙,深深地吸引了小法布爾。他經常一個人趴在地上,專心致志地用放大鏡觀看螞蟻是怎樣搬走死蒼蠅的,或是在屋檐下仰頭看蜘蛛怎樣捕食蚊子,一連看三四個小時也不覺得累。
有一次,為了觀察螳螂的活動,法布爾悄悄地爬到一棵樹上。正當他沉醉于“螳螂王國”的時候,忽然聽到樹下有人大喊:“抓住他!抓小偷!”原來,人家把他當成小偷了!
法布爾對昆蟲的這種認真觀察,使他后來在昆蟲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寫出了著名的《昆蟲記》。
著名生物學家巴普洛夫對他的學生說:“應該先學會觀察,不學會觀察,你就永遠當不了科學家。”可見,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自身敏銳的觀察力是分不開的。
善于觀察,是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是智力活動的基礎,是完成學習任務的必備能力。要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關鍵是學會運用自己的眼睛,讓自己的眼睛成為“心靈的窗戶”,那樣你將擁有兩雙眼睛:一雙在尋覓,一雙在思索。
請記住:只有觀察,我們才能認識事物;只有觀察,我們才能開動思考的機器。觀察是聰明的眼睛,沒有敏銳的觀察力,就談不上聰明,更談不上成才。
小小資料庫
培養觀察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1.對比觀察法。比較是一個鑒別的過程,只有通過比較才能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比如,先觀察其他同學的繪畫作品,并同自己的作品進行比較,肯定好的方面,找出不足之處。
2.反復觀察法。對于某一動作可進行反復觀察、反復觀察能使我們形成對事物的整體認識,并掌握復雜的、難度大的各個環節。
3.順序觀察法。事物的發生一般都有一個先后順序,如可以通過觀察植物的生長,來認識一個事物發展的全部過程,建立一個完整的概念,從而養成按順序觀察的好習慣。
4.重點觀察法。在事物完整的發展過程中,必定有一個環節是主要的。如植物生長是其從生到死過程中的最主要的環節,這個環節是重點觀察的對象。
小小指南針
仔細觀察一個人
學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會使你更加細心。很多時候,觀察會給你帶來關鍵性的靈感。讓我們來做一個練習:運用以下技巧,仔細地觀察一個人。
★看看他的衣服。他的衣服略顯小或是大嗎?他的皮帶看上去怎樣?皮帶孔周圍是否有磨損?這些情況是不是表明他最近長胖或者變瘦了?
★看看他的形體姿態。他的一舉一動一投足,會不會表明他具有軍人或者舞蹈背景?又或者他整天面對著電腦?
★仔細看他的皮膚和眼睛。干燥的皮膚、呆滯的眼神,是健康狀況不佳的征兆。
★看看他的手。長滿老繭的手證明他是個體力勞動者,手掌肥胖又戴著戒指,那他的生活一定很富足。
★看看他的手指是什么樣的。焦黃色的手指說明他是個煙鬼,留指甲的手表明他可能是個彈吉他的人。
★與他握手。握手力度太弱或者手心發冷,那他不是身體虛弱就是內心緊張。
★看看他的鞋子是什么樣的。穿著運動鞋的人很有可能喜愛運動;如果你見到一雙穿著夸張尖頭鞋的腳,那么他說不定在馬戲團工作。 摘自《愛上科學》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