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峰 情融沃土喚春來
摘要: 十六年來,他堅守在農村司法一線,用汗水、忠誠和智慧守護著一方穩定;十六年來,他走村入戶,以苦為樂,用真情、真心、真愛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愛戴。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十六年來,他堅守在農村司法一線,用汗水、忠誠和智慧守護著一方穩定;十六年來,他走村入戶,以苦為樂,用真情、真心、真愛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愛戴。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群眾都親切稱他為“曹司法”
情融沃土喚春來
——記正陽縣雷寨鄉司法所所長曹俊峰
記者 劉軍民 楊曉暉
曹俊峰在回訪調解過的群眾。 通訊員 高萬寶 胡瑞琪 攝影報道
“大爺,您先回去,我已經和包村干部聯系好了,他會幫您解決的。”
“老人82歲了,因為同村村民多占了他三尺耕地,過來反映。”曹俊峰解釋。
送走老人,還沒來得及坐下,又一個群眾過來反映低保問題。
“你們先坐,我問問情況。”曹俊峰歉意地說。
“只要他打開門,不到晚上關不住。”隨同的正陽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工作是一種快樂”
1997年,剛從駐馬店農校畢業的曹俊峰,在班主任的引薦下,放棄了家鄉漯河市的工作機會,背著一床被子到了正陽縣銅鐘鎮。
“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很深的感情,加之本身也是學農的,想著有用武之地。”問起到農村基層工作的緣由,他笑著解釋。就這樣,在農村,他一呆就是16年。
剛參加工作的曹俊峰對工作充滿了激情,先后做過政府辦公室文員、統計助理,擔任過鄉團委書記、人事站站長、紀檢和綜治干事,也包過村。但無論干什么,他都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任務,從不落后。
農村工作需要經常走村入戶,晴天,他騎著自行車一個村一個村地跑;遇到下雨,他就赤腳蹚著泥水去村里開展工作;有時,干脆就住在群眾家里。
“說農村條件不苦是假的,但既來之,則安之,拿著國家給的工資,我沒有理由不干好工作。”他說。
正是抱著這樣樸素的想法,無論是炎炎烈日,還是凜冽寒風,他都毫無怨言地行走在鄉村路上。
有時候到村里調解,趕上當事人干農活,他就到田間地頭找;有時候,走了很多路、找了很多地方,也找不到當事人,一天的辛苦成了泡影,他卻淡淡一笑,為下一次出發做準備。
在日記中,他這樣寫道:“把工作當成一種快樂,就不會覺得累,相反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因為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是人生難得的經歷,不僅為我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更教我學會怎樣做人、做事。”所以,談起經驗時,他總是說,要多經歷、多接觸,并敢于擔當,只有這樣才能多學知識、才能進步,在處理問題時,才會處事不驚、胸有成竹、進退有余。
讓曹俊峰認識到司法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是在包村期間,一次,一個群眾被狗咬傷,傷者找到狗的主人要求打疫苗,主人不肯,傷者反映給他。當時,曹俊峰給狗的主人寫了一封信,告訴他飼養動物致人傷害要承擔什么責任和賠償范圍,并指出如拒不賠償,在舉證中將會加大他的損失等,勸狗的主人承擔后果,減少損失。沒想到,對方看了信以后主動賠付了疫苗費,糾紛就此解決。傷者除到所里道謝外,還逢人就說:“是‘曹司法’幫我討回了公道。”
曹俊峰在接訪群眾。 通訊員 高萬寶 胡瑞琪 攝影報道
“孩子,記住你曹叔叔!他是咱的恩人”
在別人看來,基層司法工作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兒,不僅繁瑣,還很枯燥。但曹俊峰深知,小矛盾若不及時化解,很可能會演變成大事件。
雷寨鄉村民雷某乘坐李某無證駕駛別人的機動三輪車外出,不幸途中翻車,雷某被當場砸死。事后,車主和李某互相推脫責任。由于賠償無果,加之死者家中極其貧窮,以致死者10多天未能安葬。為化解矛盾,他及時介入,首先協調交警部門墊資5000元用于安葬死者。然后做通死者家屬工作,向他們承諾提供無償法律援助。經多方調查取證后,曹俊峰代其提起訴訟,并申請法院免去死者家屬訴訟費用。
案件得到了及時審理,最終,肇事者低頭認罪,受害人得到了賠償。開完庭,天下起了雨,他又為受害者家屬買了車票和雨傘,感動得雷某妻子淚流滿面,指著他對孩子說:“孩子,記住你曹叔叔!他是咱的恩人。”
有事就找“曹司法”
多年的基層工作,讓曹俊峰與農民群眾結下深深情緣。隨著農村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各種矛盾糾紛也層出不窮。但無論家長里短,還是鄰里糾紛,老百姓都愛找他,相信只要他出面,事情就能得到公平解決。“離得近、靠得住、易接近、辦事好。”這是群眾對他的評價。
70多歲的李老漢是雷寨鄉李樓村有名的倔老頭。一天,他家丟失一只大公雞,卻在鄰居雷某家中認了出來,于是便去討要。雷某卻說,這只公雞是他的,不然怎么會在自己家中。李老漢執意說這只大公雞是自己的,甚至詛咒、發誓。雷某認為,李老漢是無理取鬧與他過不去,便召集家人要教訓這個倔老頭。李老漢家人聽說后,急忙招呼親朋好友前來幫忙。眼看一起因一只雞引起的鄰里糾紛就要演變成一場群體性械斗。
這時,村干部聞訊趕來調解。但雙方情緒激動,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調解未果。于是,村干部撥通了曹俊峰的電話,請求幫忙。
當晚7時,曹俊峰趕到李樓村,問清情況后,對村民和雙方當事人說:“模樣相似的雞很多,有時很難分辨清楚,但喂熟的雞在天黑時一定知道回家歸窩。現在,我把這只雞抱出來,等一下大家就知道是誰家的雞了。”雙方都同意了這個意見。
曹俊峰隨即把這只雞抱到進村道路的路口上放下來,它開始有些遲疑躲閃,但猶豫一陣后,最終還是在群眾的圍觀中進了村子,一路小跑,跑到了李老漢的家中。圍觀群眾都不禁嘖嘖稱奇,雷某這時也無話可說。一場因雞而生的糾紛就這樣平息了,這種調解方式也被鄉鄰傳為佳話。
曹俊峰認為,做好調解工作,不僅要練就一雙敏銳的眼睛,還要練就一張利嘴,用容易為人接受的語言宣傳法律法規,并能用感人至深的語言教人辨明是非。
72歲的李其才老漢,老伴去世早,6個兒子均已成家,本該頤養天年,可老人心里卻只有一個字:“苦。”原來,一個兒子去了新疆,在家的兒子都不肯贍養他,老人獨自住在一間低矮的破房中,眼淚都哭干了,也曾為了養老的事拿著繩子到兒子門前去上吊。村組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做5個兒子的工作都沒有成效,眼看老人的身體、精神狀況一天不如一天,村干部急了,跑到鄉里找到了曹俊峰,曹俊峰二話沒說,跟著他們到了村里。村組干部、李老漢、5個兒子、兒媳和孫子、孫女都在場,圍觀群眾也有五六十人。在聽了老人和5個兒子的表述后,曹俊峰當時憤然而起,拉著李老漢的手對他的兒子說:“這是不是你親爹?是不是他把你們養大成家,你娘去世,老人還有多少光景。你們一個個為個人的利益推脫養老,現在你們的兒子、孫子、孫女就在跟前,拍拍胸口,你們養育子女為了什么?你父親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天。如果你們再不思悔改,我將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把你們告上法庭,并且邀請縣巡回法庭,公開在你村審理,看你們知不知道丟人。”這頓怒斥讓所有的人都驚呆了,在沉寂了幾分鐘后,老人突然失聲痛哭,圍觀的群眾也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5個無地自容的兒子紛紛表示愿意贍養老人。那一天,走的時候,村組干部、群眾送了他一程又一程,鄉親們都說:“‘曹司法’說得好,讓人聽了解氣,對不孝子女就得好好教訓教訓。”
不稱職的丈夫和父親
曹俊峰常說,干調解工作,最重要的是對群眾要有一顆真心,不管事情大小,只要是關乎群眾的利益,都要迅速全身心投入,直到事情得到合理解決。這樣,你才能贏得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這是他的人生感悟,也是他的工作原則。
2007年6月的一天,正在縣里開會的他,原本打算會后回去照顧大病未愈的妻子。誰知,雷寨鄉后寨村治安主任就打來電話說村里出大事了,要他趕快回去。他匆匆趕回村里了解情況。原來村民雷某的母親因與本組群眾徐某吵架,一氣之下喝農藥后到徐家自盡。在外務工的雷某從千里之外趕回,聲稱一命換一命。他趕緊來到死者家中,將相關人員請到村里,給他們講法律、講后果,穩定死者家屬情緒后,隨即又做徐某的工作,遇事不能躲,大家都是鄉鄰,要真誠解決,爭取對方諒解。從午后1點到第二天凌晨3點多,疲憊不堪的他終于做通了雙方的工作。當得知他已經一天沒吃飯時,雷某、徐某都爭著要給他做飯,而他卻婉言謝絕,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鄉里。在撥通了家里的電話后,聽到妻子虛弱又無奈的嘆息和長時間的沉默,他心里充滿了愧疚。
像這樣的情形,曹俊峰已記不清有多少次了。在妻子眼里,家只是一個旅館,他匆匆地來,又匆匆地離開。“他把工作當日子過,什么也指望不住。”妻子埋怨地說。
“有時能在家里安安穩穩吃上一頓飯也是一種奢望。”他苦笑。對年邁的父母沒有盡到孝道,對心愛的妻子和兒子沒能給予足夠的愛,他知道自己有多么愧對她們,尤其是當兒子拿著一張20分的考試卷站在面前時,他自責地流下了眼淚。
“因為離家較遠,為方便工作,他就吃住在鄉里,辦公室、臥室都是他的調解場所,只要群眾找他,再苦再累,從不推辭。渴了,就喝口涼水,餓了,就啃包方便面,工作非常敬業。”說起曹俊峰,鄉派出所干警吳剛很是敬佩。
對曹俊峰來說,糾紛就是命令,每當他看到群眾受了委屈后欲訴無門和老人們為贍養問題流下濁淚的情形,無形中就有一種力量在支撐著他,即使再難再累也要幫助他們。
村民李路忘不了曹俊峰遠赴武漢幫自己討回公道,80歲的馬妮忘不了曹俊峰為自己贍養問題而深夜操勞……
“基層司法工作,量大面寬,瑣碎繁雜。權力不大,責任不小。”曹俊峰說,“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憑良心干事,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雖然工作很平凡、普通,但做好也不易,它不是靠一時激情,而需要我們去長期堅持。”
正緣于堅持,16年來,他把大量的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在萌芽狀態,使群眾之間多了一份和諧,使當地多了一份穩定。據統計,多年來,他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000余起,調解率達到100%、調成率在98%以上,預防民轉刑案件40多起。累計解答群眾法律咨詢2000多人次,代寫法律文書200多件,協助辦理公證100起;代理民事訴訟100多起,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80多起,先后為當事人墊資、捐款5000多元,挽回經濟損失100多萬元。舉辦不同類型法律培訓班43期,開展法律宣傳100多次,受訓人員 5萬多人次。此外,他還遠赴貴州、山西、湖南、廣州等地為在外務工的農民工維權。因成績突出,他先后被司法部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調解能手”,被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司法廳授予“全省優秀人民調解員”,被省委政法委評為“全省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干警”和“全省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被省司法廳評為“全省優秀人民調解員”等榮譽稱號。
每當矛盾糾紛塵埃落定的時候,是曹俊峰最欣慰的時候。他說:“能為身邊的老百姓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他們生活得更幸福,我很有成就感。”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平凡中,曹俊峰用赤誠、擔當和奉獻譜寫出人生最絢麗的華章。而他的平凡,卻如一絲春雨潤物細無聲地沁入百姓心田。記得有人這樣說過,無論走得多遠,不能忘記當初出發的理由;無論走到哪里,都應擔起始終不變的堅守!曹俊峰,一個閃光的名字,用堅定的步履走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使命,用滿腔的熱血抒寫著一名基層司法干警的無限忠誠與光榮。
扎根基層 服務人民
本報評論員
曹俊峰十六年如一日扎根基層、默默奉獻,以樸素的情感、崇高的信念、執著的責任、真誠的態度做好基層司法工作,以實際行動生動展示了共產黨人忠于職守、敬業奉獻的崇高品格,彰顯了新時期優秀基層黨員干部的精神風范。
曹俊峰的事跡感人至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轟轟烈烈的偉業,他所管的似乎都是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但他深知,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卻關乎群眾的喜怒哀樂、冷暖安危,這樣的小矛盾若不及時化解,很可能會演變成大事件。因此,曹俊峰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職責,把工作當成一種快樂、把奉獻當成一種責任,以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維護著一方的穩定和諧。
曹俊峰的精神十分可貴。這樣的可貴在于他十幾年如一日的擔當、在于他真正做到了時時刻刻把群眾的利益掛在心頭、在于他始終懷著一心為民的真心和對工作的滿腔熱忱務實工作。參加工作以來,曹俊峰先后到過不同的崗位。然而,位置變了,信念彌堅;崗位不同,為民之心不改。曹俊峰無論干什么都嚴格要求自己,把看似平凡的工作用心做好,用真情、真心、真愛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愛戴,以扎根基層的堅定信念、勤政務實的氣魄能量、心系群眾的熱血情懷詮釋著基層奉獻之美。
基層是最接地氣的熱土,也是檢驗群眾路線的試驗田。曹俊峰是司法戰線忠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楷模,是廣大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面鏡子。作為一名基層司法工作者,曹俊峰懷著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摯愛,扎根基層謀發展、甩開膀子干實事,展現了一名基層黨員干部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務實進取的敬業精神和清正廉潔的崇高品格。曹俊峰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用忠誠與奉獻抒寫了扎根基層、造福百姓、與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時代頌歌。我們學習曹俊峰,就要學習他扎根基層、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學習他勇于擔當、勤奮工作、樂于奉獻的崇高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時代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撐,偉大的事業需要榜樣力量的引領。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要向曹俊峰學習,牢記宗旨、心系群眾,深入基層、扎根基層,傾情傾力為民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以對社會、對工作的強烈責任感恪盡職守、務實創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