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進入互聯網智慧時代 教育展悄悄“變臉”
摘要: 10月25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2014中國國際教育展展廳,正在法國展區咨詢留學事宜的北京某高中高二學生范嘯天可謂有備而來。“學校開設了法語課,我對翻譯比較感興趣
10月25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2014中國國際教育展展廳,正在法國展區咨詢留學事宜的北京某高中高二學生范嘯天可謂有備而來。“學校開設了法語課,我對翻譯比較感興趣。而且我之前去法國旅游過,很喜歡這個國家。”
國際教育展只是范嘯天所逛留學展中的一個,“通過展會了解一些留學信息,學校的法語老師和法語聯盟的一些法國朋友也會提一些留學法國的相關建議。”倒是他的父母建議不多。“他們不太了解,選擇留學學校和專業主要是看自己的興趣。”
留學是主動選擇
在本屆留學展上,和范嘯天一樣“有清晰想法”的逛展同學不少。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周佩玄也想去法國,“目前對文化傳播感興趣”。她做出如此選擇的理由很清晰:一是基于自己學法語專業,二是法國的學費不算太貴。
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宗瓦看來,中國的出國留學經歷了3個階段。在第一階段,留學人數迅速增長,但留學信息不對稱,留學行業服務跟不上。進入第二階段,留學開始趨于理性,留學信息比較充分,留學中介機構服務專業化。“現在正處于第三個階段,也就是‘智慧留學’的階段,互聯網的發展影響了留學行業的發展,留學信息迅速普及,目前需要考慮的是對這些信息的專業解讀,家長和學生在學校和專業的選擇上要求很高,相應地對留學服務行業要求也很高。”
作為本屆中國國際教育展的主賓國法國,其高等教育署相關負責人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47%的中國學生通過院校合作項目留學法國,63%選擇念學士最后一年、碩士以及博士,70%的學生選擇學習法國的重點學科。相關留學專家表示,這些數字既顯現出法國政府實現了留學生數量和質量雙提升的目標,同時也顯示出中國學生選擇的理性。
而來自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的數據顯示,在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在本科階段的畢業率達到84%,比其他外國學生的畢業率高出許多,比德國學生高一些,畢業率排名第一。
教育展悄悄“變臉”
在家長、學生留學目標定位漸漸清晰的情況下,作為留學信息通道之一的留學展會也在“悄悄變臉”。
作為中國留學市場動態發展的風向標,中國國際教育展已連續舉辦14年。宗瓦坦言,在互聯網時代,留學信息的獲取成本已極大降低,獲取的渠道卻極大拓寬。“國際教育展上,面對如此多元化的海外機構、大學和院校,留學大眾如何認對門,找對人,談成事,并在現場的面對面中實現最佳的交流互動,這是教育展是否能為留學群體帶來價值的關鍵,也成為教育展能否吸引觀眾的關鍵”。
今年展會的一大亮點是各個院校借力新媒體,在近600所參展院校中,大多院校都搭建了多層次的互動平臺,官網、微博、微信和App(手機客戶端)齊上陣。加拿大展團相關負責人在本屆國際教育展新聞發布會上就特意強調:“無論觀眾是否親臨教育展,只要下載加拿大官方安卓與IOS應用,就可以瀏覽留學加拿大官方信息及教育展情況。”
“新媒體的植入,將極大地填補傳統教育展的‘短板’,讓留學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在展會現場落地,實現面對面的深度交流,最大程度地滿足需求,從而完善教育展服務的內涵,所以這是一個全新的用戶體驗,也是一種結果導向的信息交互,今年是首次嘗試。”宗瓦說。
各國出新招攬生源
為了招攬生源,各國展區都在著力推薦自己的留學特色。
英國有80余所院校參與本次國際教育展巡展,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展團推出了寄宿中學展示區,更有來自英國知名私立寄宿中學的校長代表親臨現場,解答疑問。此外,英國政府在今年推出一個名為Great Ambassador Internship的實習生項目,將為7萬講中文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謝菲爾德大學將成為該項目的第一站。英國政府希望通過該實習生項目讓更多中國留英畢業生與英國工商企業建立聯系。
“很高興看到有這么多新西蘭的幼教、中高等教育以及職業教育機構參加2014年中國國際教育展。每年有超過2.5萬名中國學生赴新西蘭中小學和高校就讀,這使得中國成為新西蘭最大的國際生源地。我們堅信,新西蘭教育服務的嚴格標準和優越品質將給中國學子帶來全新的體驗、創新的想法和豐富的經歷。” 新西蘭駐華大使館教育參贊葛佑蘭女士說。
此外,提供有關赴美留學的官方、可靠信息的美國駐華大使館Education USA中國辦公室亮相本屆教育展,更有專業咨詢員和美國駐華大使館的簽證官在展會上回答有關留學美國的問題;在法國展區,則推出了“一對一面談”的形式,吸引了不少中國學生,法國院校通過該形式與希望赴法攻讀碩士或博士文憑的學生見面并為他們答疑解惑;眾多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的參與則為加拿大展區添彩不少。(本版圖片均為中國國際教育展現場 穆宏遠攝)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