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跡捐勢
摘要: □ 杜 平 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處;純純常常,乃比于狂;削跡捐勢,不為功名。 ——《莊子·山木·孔子困于陳蔡》 成語“削跡捐勢”語出《莊子·山木&mid
□ 杜 平
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處;純純常常,乃比于狂;削跡捐勢,不為功名。
——《莊子·山木·孔子困于陳蔡》
成語“削跡捐勢”語出《莊子·山木·孔子困于陳蔡》一文,釋義為隱匿蹤跡,舍棄權勢,舊指隱居。
《莊子·山木》是道家鼻祖莊子所寫的寓言集,由各自獨立的九則寓言故事組成,每則寓言故事的主旨不盡相同,但大體上反映了社會生活中的種種體驗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對社會問題的深刻認識。
這個故事是該寓言集的第四部分,說孔子在去陳國、蔡國(今河南上蔡縣一帶)的路上窮困潦倒、困苦不堪,七天七夜不能生火煮飯。太公任前去看望他,說:“你快要餓死了吧?”孔子說:“是的。”太公任又問:“你討厭死嗎?”孔子回答:“是的。” 太公任說:“我曾經談論過不死的方法。東海里生活著一種鳥,它的名字叫意怠。意怠作為一種鳥,飛得很慢,就好像不能飛行似的,它們總是要有其他鳥引領而飛,棲息時又都和別的鳥擠在一起,前進時不敢飛在最前面,后退時不敢落在最后面,吃食時不敢先動嘴,總是吃別的鳥所剩下的,所以它們在鳥群中從不受排斥,人們也不會去傷害它,因此能夠免除禍患。長得很直的樹木總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總是先遭枯竭。你的用心是裝扮得很有才干以便驚嚇普通的人,注重修養以便彰明別人的濁穢,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是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所以總不能免除災禍。從前我聽圣德宏博的老子說過:‘自吹自擂的人不會成就功業;功業成就了而不知退隱的人必定會毀敗,名聲彰顯而不知韜光養晦的必定會遭到損傷。’誰能夠擯棄功名而還原跟普通人一樣!大道廣為流傳而個人則韜光隱居,道德盛行于世而個人則藏譽匿耀不處其名,純樸而又平常,竟跟愚狂的人一樣,削除形跡捐棄權勢,不求取功名。因此,不去譴責他人,別人也不會責備自己。道德修養極高的人不求聞名于世,你為什么偏偏喜好名聲呢?”
孔子說:“說得實在好啊!”于是辭別朋友故交,離開眾多弟子,逃到山澤曠野,穿獸皮麻布做成的衣服,吃柞樹和栗樹的果實,進入獸群獸不亂群,進入鳥群鳥不亂行,鳥獸都不討厭他,更何況是人呢!
成語“削跡捐勢”由此而來。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