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美國“薯條哥”,回國當老師
摘要: 新華網洛杉磯7月1日電(記者張超群)兩年前,國內互聯網上一張外國小伙陪乞討老奶奶吃薯條的照片被瘋狂轉載,主角就是美國人陸杰森,他也由此成了一名紅遍中國的&ldq
新華網洛杉磯7月1日電(記者張超群)兩年前,國內互聯網上一張外國小伙陪乞討老奶奶吃薯條的照片被瘋狂轉載,主角就是美國人陸杰森,他也由此成了一名紅遍中國的“洋學生”。
現年25歲的陸杰森出生在美國洛杉磯千橡市。早在2007年上高中時,他便開始對學習中文有了興趣。
“我通過讀書和看其他資料發現,中國是一個機會很多并且處于飛速發展中的國家,”他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和很多去過中國的人聊天有一個感受,那就是他們在中國學習和體驗到了很多東西,并且他們自身也發生了明顯改變,這一點在去其他國家朋友的身上并不典型。”
出于對中國的好奇,以及渴望有一天能到中國體驗“不同尋常”的改變,陸杰森開始了中文學習。
2012年,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畢業后,他申請了一個去中國學習的資助項目,得以來到江蘇南京學習中文和教育學。
正是在那段時間,一天下午陸杰森走進學校附近的麥當勞買了兩包薯條,走出門坐在路邊,把一包薯條遞給門口的一位乞討老人,和她邊吃邊聊了20分鐘。一個路人將這一幕記錄下來發到微博上,讓這位美國大小伙在中國著實“火”了一把。
談起這件事,陸杰森說:“我經常經過那家麥當勞看到那位老人,當時我想她也許需要點兒吃的,我也愿意和她聊聊天。”
結束在中國的學習后,陸杰森回到家鄉,學習教育學和中文的經歷幫助他成為千橡市高中的老師。目前,他在學校為學生講授中國語言文化和數學兩門課程。
在課堂上,陸杰森經常與學生們分享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每逢中文教學的“文化日”,他會為學生選取講述中國故事的視頻,幫助從未到過中國的美國學生了解中國生活現象背后的文化內涵。
“中國春節的時候,我給學生們放過一個講中國人千里迢迢回家過春節的視頻,他們看得非常入神,我們一起討論了片中的每一個細節。之后他們便理解了春節闔家團圓對中國人的重要性,也認識到了中國人牢固的親情紐帶,”陸杰森說,“這就是所謂的讓文化自己說話。”
如今在高中任教的陸杰森顯得非常快樂,他想盡辦法將自己對中文的熱愛轉移到學生們身上,幫助他們了解與美國相隔萬里的中國所發生的一切。
同時,他也熱衷于和美國的中文老師們一起交流。在5月初召開的全美中文大會上,陸杰森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驗,演講后數名美國同行圍著他一起探討中文教學。
“我現在努力讓我的學生們體會到中國語言和文化的魅力,幫助他們愛上中文,”陸杰森說,這是他的夢想。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