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樓市疲軟房價下跌對經濟拖累十分有限
摘要: 重慶市民在房交會上選樓盤。 新華社記者 陳誠攝 商品房銷售呈現下滑 保障房投資力度加大 房地產對經濟拖累十分有限(熱點聚焦) 本報記者 周小苑 今年以來,
重慶市民在房交會上選樓盤。 新華社記者 陳誠攝
商品房銷售呈現下滑 保障房投資力度加大
房地產對經濟拖累十分有限(熱點聚焦)
本報記者 周小苑
今年以來,隨著中國樓市下行趨勢逐漸顯現,外界不斷發出有關中國樓市崩盤的論調,擔憂房地產疲軟將拖累經濟的聲音也越來越多。專家認為,樓市步入調整期是在經歷10年高增長之后的理性回歸,將有利于中國經濟結構向更高質量增長進行調整。樓市調整將是一個長期過程,房價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因此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顯著影響。
樓市疲軟引發市場擔憂
隨著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中國經濟的一舉一動都引發外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的背景下,樓市的低迷更是加劇了海外對中國經濟下行的擔憂。
在花旗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威廉·布特看來,全球經濟復蘇仍面臨多重風險,而中國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是其中一個,這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信貸泡沫被擠出,另一個是與房地產相關的建筑業活動顯著下滑。
瑞銀財富管理北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浦永灝則表示,中國房地產泡沫已開始破裂,當前三四線城市供大于求非常嚴重,一線城市房價居高不下。此前,將房地產作為拉動經濟主要引擎的政策失之偏頗,力量太大反成經濟拖累因素。
而對于今年中國經濟增長能否完成7.5%的既定目標,花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表示有一定難度,一方面國內房地產投資增長緩慢,另一方面國內資金成本過高。目前由于市場還是擔心資金成本會再次走高,同時還擔心未來利率市場化的提速會推高資金成本,所以市場信心的缺乏會導致經濟持續下行。
對經濟整體影響不大
盡管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不容樂觀,引發了外界普遍擔憂,但就此夸大樓市對中國經濟影響的觀點仍然站不住腳。
“樓市疲軟,房價下滑肯定會對GDP有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央政府肯定也會考慮到樓市低迷對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所以強調通過棚戶區改造、加大保障房投資發展力度等措施來對沖樓市下滑所可能帶來的影響。比如北京加大了保障房建設的規模,全國整體來說也是如此,但是由于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所占比例還不算太高,因此對沖效應體現的可能還不是很充分。
“在中國我們看到一些房地產和地方債的風險,但是對等的,中國政府有足夠多的財政手段去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珀森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可能并不是泡沫,而是估值過高。由于中國人的杠桿率比較低,他們所持有的開發商資產的份額是相當有限的,因此不會出現像西班牙、愛爾蘭和美國這些地方對經濟這么大的破壞力。
“今年樓市由于種種原因注定是一個調整之年,但是如果由此斷定樓市即將發生崩盤,出現斷崖式下跌,這樣的結論言過其實。”在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看來,高基數、低預期、信貸收緊成為了影響2014年房地產市場的三大主因,但中國目前住房市場中的需求總量仍然很大,市場健康發展的空間仍然很大。
樓市年內還會反復尋底
事實上,由于一二線和三四線樓市出現分化,各地房價調整的程度不同,對經濟的影響也不完全一樣。陳國強表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本身的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比較成熟,對當地財政來說來源比較多元化,經濟整體基礎比較好,房地產成交量的下滑對當地的影響不會那么明顯。而一些中小城市,對房地產的依賴的確比較明顯,樓市的繁榮與否對當地財政的影響則相對較大。
對于一些房價仍然較高的城市,樓市調整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可能會出現反復尋底的過程。“上半年樓市的疲軟主要體現在成交量的下滑上面,下半年特征可能會有所變化,體現在價格的松動上。”在陳國強看來,有些地方的樓盤價格可能會跳水,通過降價促銷來刺激成交量的回升。如果有更多的房企采取以價換量、隨行就市的策略,再加上相比于上半年更寬松的信貸政策,伴隨著成交量的回升,房價底部可能很快就能顯現出來;但是如果市場仍是抱著觀望的態度,房企也不采取回籠資金的措施,那么樓市的調整期可能會更長一些。
“我們對當前以及中期房地產市場還是有信心的。”秦虹表示,未來城鎮化的發展,穩定的經濟增長以及消費結構的升級,仍將為房地產市場發展提供空間。而未來的發展將從過去單純注重數量的增長,轉向更加注重質量的提升。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