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橋農民畫
摘要: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的汝南縣羅店鄉,民間藝術種類繁多,剪紙、社火、壁畫等各具特色,上世紀70年代,在此基礎上,一批民間藝人創造出了一種別
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的汝南縣羅店鄉,民間藝術種類繁多,剪紙、社火、壁畫等各具特色,上世紀70年代,在此基礎上,一批民間藝人創造出了一種別具魅力的藝術形式——農民畫。。
農民畫是中國民間美術的一支奇葩,它以反映民間生活、民俗風情為主題,體現了“泥腿子”作者們的渴望、追求和美好向往。它生活氣息濃郁,時代感強,表現手法新穎,藝術特點突出,筆觸形象生動,畫風朝氣蓬勃,作品既散發著強烈的傳統審美意識和極其濃厚的鄉土氣息,又具有現實與浪漫主義風格。
上世紀70年代初期,時任王橋公社黨委書記的冀世清發現了王橋農民畫的藝術魅力,為使這一藝術形式得到更好的傳承,1971年,由公社組織開辦了第一期王橋農民畫學習班,次年創辦王橋農民畫學校,并聘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縣文化館的徐云長期擔任教員。其間,著名版畫家、書法家陳天然,著名畫家倪寶成、鄧邦振、吳祥安、馬國強,著名雕塑家盧波,河南大學美術系教授屈風、王威、丁中一等都多次到王橋指導創作。先后舉辦50多期美術骨干培訓班。
在學習的過程中,以袁寶華、喬新河等為代表的農民畫家脫穎而出,成為王橋農民畫的中堅力量。在王橋農民畫隊伍中,有老有少,以中年作者為最多,現有骨干作者120多人、一般作者700多人,已在羅店鄉形成一支1200多人的農民畫隊伍。王橋農民畫院現有國家級美協會員4人,省級美協會員30多人,市級美協會員32人,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集體會員186人,個人會員32人。王橋農民畫院創作優秀作品4800余幅,在國外發表和展出110多幅,在國家級展覽和發表40余幅,在省級展覽400余幅,在省級報刊發表100余幅,榮獲國際、國家、省級獎項360多件。河南文藝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發行了《王橋農民畫冊》,選入作品21幅。河南美術出版社發行出版的《河南農民畫選》以及日本出版的畫冊中都選入了王橋農民畫。王橋農民畫院先后多次組織作品在美國、挪威、瑞典等7個國家和香港地區展出,1993年、1996年分別選送200余幅作品赴日本進行藝術交流。
1974年,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河南日報以《高昂的贊歌、火紅的畫卷》為題分別對王橋農民畫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報道;1992年,為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群藝館、河南省民間美術家協會與汝南縣人民政府在鄭州聯合舉辦王橋農民畫展,展出作品91幅,并組織舉行了新聞發布會;1993年,成立了王橋農民畫院和王橋農民畫協會。河南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河南日報、農民報、香港大公報等媒體分別對王橋農民畫進行了詳細報道。
由于經濟意識的不斷沖擊,現在的青年人不愿接觸農民畫,不愿學習農民畫,致使創作隊伍急劇減少,創作人員青黃不接,王橋農民畫這一藝術形式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和影響。
近年來,汝南縣委、縣政府對保護和繼承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汝南縣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意見》,并要求各級有關部門把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抓緊抓好,以便這一絢麗的民間藝術奇葩再現輝煌,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2007年2月,王橋農民畫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姚 晶 輯)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