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免費演出100多場
風光社區藝術團熱衷公益演出 藝術團也有自己的難處:缺少道具和服裝
摘要:□晚報記者 栗晨曦本報訊 喜慶的音樂、曼妙的舞姿,一把把花傘若隱若現。6月29日上午,在市南海公園,十幾名老人認真地排練著民間藝術舞蹈《花傘舞》。“我們正在
□晚報記者 栗晨曦
本報訊 喜慶的音樂、曼妙的舞姿,一把把花傘若隱若現。
6月29日上午,在市南海公園,十幾名老人認真地排練著民間藝術舞蹈《花傘舞》。
“我們正在抓緊排練,為近期的演出做準備。”驛城區新華街道風光社區藝術團團長、74歲的石三梅興奮地告訴記者。
藝術團每年免費演出100多場
“上周,我們到水屯鎮敬老院、胡廟鄉進行了演出,演出很成功,受到當地群眾的好評,雖然沒有報酬,但隊員們心里美滋滋的。”石三梅說。
“哪里有需要,我們就去哪里演出。”石三梅告訴記者,風光社區藝術團每年都會免費演出100多場。記者在石三梅家看到,一本本厚厚的相冊中記錄著藝術團的每一次重要演出。“這是2005年演出的照片、這是2008年的、這是2014年的……”翻看著相冊,石三梅一臉的驕傲。
在一次次成功演出的背后,石三梅和隊員們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天冷時,我們穿著單薄的衣服演出,天熱時,我們滿身是汗,那種艱辛難以形容,但能演出成功,所有的苦累都不算什么了。”石三梅說到這里笑了。
自掏腰包購買演出服裝
石三梅是驛城區新華街道風光社區居民, 2005年退休后,愛唱愛跳的她決定組建民間藝術團。為了發展隊員,她一有空就找退休老人聊天,請她們加入藝術團。經過石三梅的努力,藝術團很快誕生了。
藝術團組建成功,接下來就要解決道具和服裝。石三梅和家人商量后,決定自己掏錢買道具和服裝。
2005年10月,在兒子的幫助下,石三梅花2000元錢買來兩車道具和演出服。隨后,她又用風光社區資助的2000元錢買了一批演出服裝。
買來道具、服裝后,石三梅開始帶領隊員們學習民間藝術表演。“那時候,我們的勁頭很足,我和隊員們沒日沒夜地練習,我們的演出也得到了市民的稱贊。隨后,又組建了戲曲隊、軍樂隊、軍鼓隊。”石三梅說。
因為石三梅的藝術團演出不求報酬,所以藝術團需要添置道具,都是石三梅自掏腰包解決。一次排練戲曲需要鳳冠和駙馬服,石三梅二話不說就拿出1000元買了一套。“便宜的我怕用著不牢固,就專門買了一套好的。經濟困難時,我就招呼隊員一起做演出服裝。你看,現在我在為隊員做演出用的靴子。”石三梅一邊說,一邊向記者展示。
藝術團成立9年來,石三梅為隊員制作了近百套演出服裝。石三梅說,雖說她在盡力為藝術團制作道具和服裝,但因為演出服裝大部分很陳舊,現在演出,她都自己掏錢去租服裝。
石三梅的煩惱:缺少道具和服裝
藝術團規模越來越大讓石三梅很振奮,但隨之而來的道具、演出服裝成了問題。“我新組建了40多人的軍鼓隊,因為我們的軍鼓破舊,驛城區文化館和旅游局支持了我們一批,但現在服裝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我們藝術團用的道具近10年沒有更換過,明年演出估計就不能用了。”說到困難,石三梅一臉愁容。
前段時間,石三梅和老伴身體都不舒服,為了看病,家里的積蓄花得所剩無幾,經濟也變得困難了。以前,石三梅能把一個月的工資全部用在購買演出服裝和道具上,現在她心有余而力不足。去年底,藝術團排練藏族舞蹈時,為了減輕石三梅的壓力,舞蹈老師黃啟峰、楊春明花1000多元錢買了8套藏族服裝。
風光社區藝術團的情況被驛城區文化館館長杜海軍記在心里,文化館也于近日解決了藝術團的部分道具問題。
“為了堅持民間藝術演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石三梅連續9年自掏腰包為藝術團購買道具和服裝,精神讓人感動。藝術團有困難,我們一定要給予幫助。現在我正在聯系一些愛心企業,希望與他們一起努力,幫藝術團解決服裝、道具問題。”杜海軍說。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