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田園 樂在梅園
摘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綜合利用多種教育資源,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梅山中心幼兒園位于寧波市北侖區的一個小海島,島上一年四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綜合利用多種教育資源,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梅山中心幼兒園位于寧波市北侖區的一個小海島,島上一年四季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泥土偏堿性,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對瓜果生長極為有利,一年四季盛產有機蔬果,這里種植的瓜果蔬菜遠近聞名。梅山幼兒園地處農村,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是孩子生活、學習、游戲的大課堂。幼兒的祖父母多從事或曾經從事田間勞作,幼兒也喜歡親近田園。我園自201O年開始租用幼兒園東邊的三畝土地,通過自行設計、開墾,將它改造為蔬果區,種植樹木,修建圍欄、花壇,每班都有“自留地”,孩子們共同命名為“南瓜樂園”。同時開展“幼兒園種植園區課程資源開發的實踐研究”,對海島種植資源的物種種類進行了調查,在充分認識和利用每一塊土地的價值的基礎上,綜合天然素材和課程要素,著力建設具有海島田園生態環境特色和本地幼兒喜聞樂見的園本課程,命名為“田園課程”。
一、田園課程的目標
我們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梅山中心幼兒園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梅山地域自然、文化資源特點建立了田園課程目標:順應幼兒的天性,讓孩子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快樂,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達到本真發展,并播撒下愛和智慧的種子。
課程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學會勞動技能,喜歡參與勞動,發展各項體能,學會生活自理。
2.樂意與人交流,創編田園文學,喜歡表達想法,提高表達能力。
3.喜歡田園活動,樂與同伴交往,主動親近自然,關心熱愛梅園。
4.樂于探索自然,發現自然現象,學會觀察記錄,表述感受想法。
5.發現自然之美,感受藝術作品,大膽藝術表現,學會欣賞評價。
二、田園課程的內容與形式
我們的課程內容涵蓋五大領域,在健康領域,以種植、管理、收獲植物和照料小動物為主;在語言領域,以田園故事講述創編、田園兒歌學習創編、田園童話劇創編為主;在社會領域,以合作種植、管理、采摘及生命教育為主;在科學領域,以動植物基本特征和生長的探索和發現為主;在藝術領域,以感受和欣賞自然美、自然物的藝術創造、田園生活的表達表現為主。
從課程形式的角度來說,田園課程包括田園勞作、田園探究、田園藝創和田園故事四大形式。
田園勞作即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勞作實踐活動,包括自留地內瓜果蔬菜的種植、管理、收獲,對園內樹木和動物的領養、照料等。田園勞作活動整合五大領域內容,其重點發展領域為健康領域和社會領域。
田園探究是指充分利用園內外的自然環境,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特點預設不同的認知目標,有目的有順序地觀察認知田園環境中的動植物并記錄;支持由幼兒的興趣生成的科學探究類活動。田園探究活動也整合了五大領域內容,其重點發展領域為科學領域。
田園藝創即深入田園充分感受和發現自然美,充分利用泥地、沙地、自然材料等,用自己的方式去創造平面的或立體的藝術作品的活動。田園藝創活動整合了科學探究和語言表達等不同領域的活動,重點發展領域為藝術領域。
田園故事即幼兒在田園活動中開展的談話、講述、文學作品學習等一系列活動。包括:田園故事講述創編、田園兒歌學習創編、田園童話劇創編等。田園故事活動也是一種多領域的綜合活動,但其重點領域為語言領域。
三、田園課程的實施途徑
課程實施是指把一項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我們的田園課程主要通過兩大活動來實施并達成教育目標,一種是田園主題活動,另一種是梅園節日活動。
(一)田園主題活動
田園主題活動是田園課程實施的主要載體,以季節為線索,具體有春耕、夏鋤、秋收、冬儲四大主題,涵蓋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大領域內容,包括田園勞作、田園探究、田園藝創和田園故事四種課程形式。相關內容已在前文“課程內容”中做了詳盡的介紹,這里就不繼續展開敘述了。
(二)梅園節日活動
梅園節日活動是指以農事節氣為主線,以社會和利用人文資源的節日活動為載體,家園共同參與的系列慶祝活動。具體如下圖所示:
我們懷著虔誠和敬畏之心,去耕耘,去勞作,大自然慷慨地回報我們希望與收獲。春風一綠江南岸,南瓜樂園開鋤忙;秋高氣爽碩果豐,感恩大地齊暢享。田園活動,讓孩子們親近土地,敬畏生命,懂得勞動的艱辛與收獲的喜悅。
四、課程實施的條件
幼兒園課程資源是指有利于實現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因素來源與必要而直接的實施條件,即一切能夠為幼兒園課程服務的可利用的資源因素。按照資源性質來分,它主要包括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兩大課程資源。我園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田園課程的實施創設條件。
(一)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廣義上指大自然環境資源,狹義上指幼兒園環境資源。梅山地處農村,瀕臨海島。幼兒園周圍有大面積良田,是天然渾成的“蔬果基地”。為充分利用農村和海島良好的自然教育資源,我園創設了“園外四區”和“園內六景”。
園外四區:梅園四區環園而設,東有蔬果基地(南瓜樂園),南有花卉區,西有樹林區,北有竹林區。春有桃花嬌媚,夏有葵花燦爛,秋有橘果壓枝,冬有臘梅凌寒,幼兒園里“四季有花,四季有果”。
園內六景:分別是藝術長廊、梅山漁家、藝創小屋、體驗小館、樓梯墻面、課程一角。
圖1 藝術長廊
用樹枝和貝殼搭建的畫框中,孩子們風格各異的作品定期更換,這些作品飽含童真和童趣,帶給孩子被認可、被欣賞的快樂。
圖2 梅山漁家
擺放孩子們家中閑置的漁網、石磨、紡車等常見的漁具、工具,讓幼兒親身體驗漁家的快樂生活。
圖3 藝創小屋
孩子們從田間收獲的葫蘆、南瓜、玉米等,從海邊撿來的吃剩的貝殼、海螺、蟹殼等,都成為藝術創作的原材料。他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制作成了可愛的小動物、小人偶等。
圖4 田園小灶
家中常見的刀具、刨具、炊具等一應俱全,孩子們在這里頭戴廚師帽,切切切、刨刨刨、揉揉揉……孩子們將從田間收獲的蔬菜瓜果等加工制作,分享品嘗,體驗親自制作的樂趣。
圖5 特色墻面
呈現孩子在南瓜樂園觀察記錄的植物的生長過程、藝術創作的過程,以及人們對田園植物,如番茄、玉米、棉花、梅豆等的加工過程和結果。
圖6 課程一角
隨著課程的開展,孩子們在這里聽到了海的呼喚——孩子們從海邊帶來的沙土、海泥,梅山常見的海產、蟶子、扇貝;孩子們在這里聞到了泥土的芬芳——孩子們自己從田園收獲的種子、果實。
(二)人文資源
梅山鄉自清代初期至今,既種植糧油蔬菜和多種經濟作物,又捕撈、養殖多種海生魚類、貝類、甲殼類、藻類等水產,還有海水曬鹽……鄉民自幼與土地打交道,熟悉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和要點,具備高效種植農作物的能力。梅山還有豐富的民俗文化,有著海島山村特有的一些人文、節氣。
我園幼兒的祖父母多從事農業勞動,自幼與土地打交道,熟悉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和要點,樂意陪孩子一同親近泥土,享受種植的樂趣。鄉里栽培技術過硬的工作人員,甚至區園林局部分專家也經常來我園實地指導、傳授經驗,為我們提供幫助。我們向他們征集適合種植的植物種子,向他們咨詢合適的種植方法,邀請他們進入種植園蔬果區進行介紹講解,讓幼兒了解更多蔬果種植、管理、收獲的小竅門。
梅山中心幼兒園以“蒙于自然,達本真之發展”為辦園理念,希望梅山的幼兒在自然中啟蒙,在自然中成長,釋放幼兒天性,學做真人,達到本真發展。我們的田園課程已經實踐了兩年,貼近農村和海島的實際,體現了“自然教育”、“綠色教育”的理念,有效地促進了農村幼兒的良好發展和教師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將以更真摯的情感擁抱自然,我們將用更開放的胸懷迎接未來。
編輯:cicy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浙江寧波北侖梅山中心幼兒園)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