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鄉音•鄉愁
摘要:孫友民 王太廣先生的《回望鄉村》,讓每個讀它的人都在精神上回了一趟故鄉。讀《回望鄉村》,我似乎窺見了太廣內心深處的隱秘世界——那飄蕩在廟堂之下、草根
孫友民
王太廣先生的《回望鄉村》,讓每個讀它的人都在精神上回了一趟故鄉。讀《回望鄉村》,我似乎窺見了太廣內心深處的隱秘世界——那飄蕩在廟堂之下、草根之中的情懷和悲憫。太廣《回望鄉村》所打開的世界,是心靈的歸途,也是歷史的現場。在我看來,太廣的這本書其實就是打開了三個詞:鄉土、鄉音和鄉愁。
鄉土:關于對故土的熱愛
正像艾青的眼里含著淚水是因為對大地愛得深沉,太廣通過他的筆端流淌的是對天中厚土的愛,對一個理想主義的時代清貧且簡單的鄉村生活的愛,對一些逝去的樸素價值的愛。讀太廣的文字,又讓我們想到上個世紀上半
鄉音:關于文學的口音
正像不同地域的人有著基于各自故鄉的口音一樣,文學,除了有著共同的價值標準外,還應該有著不同的口音。有了這樣的南腔北調,才使我們的文學場足夠吸引眼球和心靈。由此,我們想起孫梨的荷花淀、趙樹理的山藥蛋、老舍的北京腔等這些證明了中國當代文學百花齊放的獨特口音。我不敢說若干年后,中國文學史上會不會因太廣今天的鄉土散文而生出一個“芝麻花”派或者別的什么名稱的文學流派,但我們能夠確定的是,太廣的這些富有天中大地個性的散文,這些散發著豫南平原特有的小麥、玉米、牛糞和梆子戲混雜氣息的文字,在這個以矯揉造作為特征的時代里,呈現小清新般的鄉土美學邏輯,定能夠讓讀它的人重新思索文學到底是什么。我以為,一個作家,不在于他有多少天分,而在于他有多么真誠;不在于他是否有駕馭史詩的能力,而在于他對庸常的大眾生活的熱愛和表達。太廣的散文是質樸的,他用白描的手法表現一個時代的記憶,因為少了些雕琢,自然就少了些匠氣,就多了一些生活的真實;太廣的散文是世俗的,鄉村世俗生活的百態生動地再現在他的言辭之中,細致的世俗描繪又讓我們看到了文字和意象背后閃爍的人性光芒;太廣的散文是節制的,言辭的節制、敘述的節制、情感的節制,使他較好地把握了落筆之度。懂得了節制,把握好了度,就懂得了為文之道;太廣的散文是追夢的,來自于上個世紀鄉村的一個個真實場景的再現,其實是每一個讀它的人尤其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白日夢。因為我們已經走得太遠,那些真實的但卻已經發白的記憶就變成了飄忽的夢。生活在這個人性因異化而蒼白的時代里,這些溫暖的舊夢,也是我們相信未來的理由。太廣的文筆與表達可能還不能說是爐火純青,他目前也許還不能和孫梨、趙樹理們相提并論,但他對生活與文學之間關系的審視,他的筆觸對生活和精神的切入,卻讓許多躲在空中樓閣里的寫作者感到羞愧。正是這些從他熟悉的泥土中摳出的文字,使他的《回望鄉村》回到了本原,回到了大地,回到了心靈;也正是這些來自于麥場、田間和泥土中的文字,在真實地呈現生活、還原情感的同時,顯現了很大的張力。而有了張力,文學就有生命力。
鄉愁:關于對現代性的思考
不用說,太廣的書勾起了我們的鄉愁。而有學者說,懷舊(或者說鄉愁)是現代性的一個特征,它是對現代性中文化沖突的一種反映。現代性,是一個被哈貝馬斯們討論了很長時間的問題。從概念上說,現代性包括全球化、消費主義、權威的瓦解和知識的商品化。現代性的另一面是世界的同質化、單一化、機械化。它給我們帶來了異化、無根感、斷裂感、緊密聯系感的消失和共同價值觀的喪失。總而言之,生活在現代性的語境里,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但我們卻很累、很迷惘。我們每個人都像太廣一樣背井離鄉,行走在都市的名利場上,表面上光鮮,其實哪一個人不是深藏著因無根而無力的隱痛?哪一個人不是在夜深人靜時一遍一遍地獨自撫摸自己骨頭里的鄉愁?我們的身體固然距離故鄉很近很近,空間概念上不同于余光中的鄉愁,但我們的心總是感覺距故鄉很遠很遠。這種疏離感,不僅僅是因為時光重新雕刻了故鄉,更是因為既有的故鄉因城市化、工業化、商業化而凋敝,而面目全非。正所謂“一夜雪花埋歸路,鄉愁誰與訴”,時光的塵埃和現代化的鐵蹄踏平和抹去了我們歸鄉的路徑,我們又該怎樣寄托鄉愁?正如水屯之于太廣,雖近猶遠。這是故鄉的命運,其實更是一個冰冷的工業和商業時代,強加給我們這一代人的、以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漂泊為特征的宿命。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太廣的這些散文,與其說是牧歌,還不如說是挽歌更準確。這樣的鄉愁,又讓我們不能不跳出文學,從另一個維度對現代性進行反思,用鄉土倫理看理性與功利是如何解構鄉土文化中人性與人情的美善;不能不讓我們在他鄉一遍遍追問,我們曾經的故鄉在哪里?由此,我不知道是該感謝還是該埋怨,太廣通過他的筆觸,撩起了我們那曾經敏感但現在已經麻木的神經,點燃了我們深藏心間的關于故鄉的記憶,激起了我們對現代性的痛苦叩問,并籍以尋找我們未來的精神路徑。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