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野:走出天中的文學青年
摘要:80后江野本名張寧,我市平輿縣人,現在任《當代詩人》執行主編,鄭州市經開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80后江野本名張寧,我市平輿縣人,現在任《當代詩人》執行主編,鄭州市經開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近年來,江野有詩歌、散文、小說、文學評論等發表于《延河》、《安徽文學》、《西北軍事文學》、《青海湖》、《小說界》、《詩林》、《星星詩刊》、《詩潮》、《詩歌月刊》、《西部散文家》、《中國詩歌》等百余家報刊。其作品入選《2013中國詩歌排行榜》、《2012中國當代漢詩年鑒》等,曾獲河南省第二屆“網絡文化新生活”網絡詩歌二等獎。
□晚報記者 張廣智
與文學雜志結情緣
2011年初,江野與友人創辦《當代詩人》詩歌季刊,至今已出版11期。《當代詩人》秉承“純美、真詩、向上、承載、探索”的辦刊宗旨,成為當下漢語詩歌的主要展示平臺之一。
自創刊以來,《當代詩人》先后推出“當代實力詩人作品大展專號”、“第四屆張堅詩歌獎專號”、“當代詩人論壇作品專號”、“當代漢語優秀詩歌譜系專號”、“中國網絡詩歌檔案特大專號”等,廣受業界好評。
《當代詩人》所發作品被《詩刊》、《詩選刊》、《中國詩歌》、《知音》等各大報刊轉載,被收入各種權威選本。
《當代詩人》曾設立了大型詩歌訪談欄目。該欄目先后對話伊沙、洪燭、大衛、張堅、潘洗塵、海男、陳先發、劉川、娜夜、何三坡、老皮、白連春、魔頭貝貝、橫行胭脂、李笠、姚風、李云等十幾位國內著名詩人,就詩歌學術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一路走來一路歌
江野十幾歲的時候經常邊走邊吟詠食指、北島、舒婷、顧城的抒情詩。后來,他開始模仿文學前輩的作品,繼而開始寫作。10年前,江野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一本《米沃什詩選》,其中一首《禮物》瞬間打動了他。后來,他又閱讀了國內許多詩人的作品。
江野于2012年發起大型詩歌問卷“我眼中的中國新詩理論和批評”活動,得到北京
江野2008年開始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組詩《舊年詩》、《光陰大地》、《結跗者》、《徒生詞》等,散文有《尋找祖父的村莊》系列,小說有《白天鵝》、《孤獨天堂》、《王在南方》、《阿珂》等,文學批評有《加冕的分行文字:詩歌》、《閱讀的美學價值》、《溫水中建立的小說時代》、《深入靈魂的想象,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散文,在大地一角漫無目的行走》等。
江野眼中的閱讀和文學批評
江野一直認為閱讀是高于寫作的文學行為。他向記者談自己的感受時說,在那些偉大的作品面前,閱讀意味著你需要在布滿陷阱的文字迷宮里躊躇前進,意味著你得調動自己所有的思維,去發現作者所回避的解釋。他甚至認為,文學批評是不道德的,以個人的感知和見識去告訴讀者一部作品表達了什么,是荒謬的事。
江野認為,沒有一個人可以清晰解釋另一個人,但并不妨礙一個人用自己的觀點談一談對另一個人的看法。
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批評就是對具體文本進行藝術重構,就是在既定的話語之中延伸它的審美內涵,拓展它的審美空間,使人們在這種二次創作中領悟作品中隱秘的美學和意義。
江野告訴記者,他在文字背后發現了隱藏著的使人著迷的東西。當閱讀走向不可接近的狀態時,他發現后面出現一個神奇的空間,然后我們返回把所見所聞告訴那些沒有發現它的人們。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