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華民族之母——嫘祖活動
摘要:嫘祖是中華民族之母,嫘祖是中華文明始祖軒轅黃帝的正妃。是她開創育桑養蠶,抽絲織巾,肇造衣飾文明,著稱“蠶絲鼻祖”;是她興起“八拜成婚”,男30
嫘祖是中華民族之母,嫘祖是中華文明始祖軒轅黃帝的正妃。是她開創育桑養蠶,抽絲織巾,肇造衣飾文明,著稱“蠶絲鼻祖”;是她興起“八拜成婚”,男30而婚,女20而嫁的文明婚姻禮俗,從而著稱“婚姻文明”創始者嫘祖。在改革開放年代以來,新鄭已舉辦過四屆嫘祖紀念節。今年應舉辦第五屆紀念嫘祖節。
《史記》曰:“黃帝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西陵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山境內,二說:“出四川鹽城”,三說:“出于河南榮陽”。傳說:她生來聰明伶俐,人稱天女神童。童年遇事多思,善聽精問。少年多才廣智,心靈手巧。她成年廣為關注人間生活,志強多謀。在日常生活中,她看到天下百姓光身露體,很不體面。于是開始思考改變這種習俗之風。有一天,在西陵山山坡上,她發現一種樹,人稱桑樹。樹上爬有許多蠶蟲,蠶蟲吐出蠶絲,結成蠶繭。嫘祖把蠶繭放在水中浸泡,發現可以抽出絲來,把這些絲加以整理,經過橫豎交叉,細細連結,越連結片越大。她把連成的片、纏在腰間,不露中體,上佩一件又不露胸懷,別人看后感覺很體面,非常稱贊。對此新衣都贊不絕口,稱她聰明過人。這一情況廣為人知,傳來傳去,傳到黃帝耳中。”
“九九已盡,春天來臨。一個陽光明媚之日,黃帝和隨從常伯等人,來到西陵山訪賢問道,遇上賢女嫘祖。見她正在桑園里摘蠶繭,身纏一件金色燦爛的腰巾,上佩一件絲巾,陽光下,閃著輕柔溫和的光彩。她面前放著一堆繭,黃帝矚目一愣,心中暗暗思忖著。她是不是人們傳說中那位‘育桑養蠶’的姑娘?常伯看黃帝心思,忙上前訊問,這時嫘祖看看黃帝和常伯等人,行姿端正,說話順理大方,非凡人也。便大大方方的將育桑養蠶,抽絲織巾之經過說給他們聽。黃帝聽后,又親眼看到這一事實。認定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情。如果收下她讓她傳授技藝于天下,使天下百姓有遮身避丑之巾,又遇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之衣,這確是人民的福氣,這將是為后世人們做出了一項極大的貢獻。
常伯聽到黃帝小聲旨意,對養蠶織巾之女,明言蠶絲的功德,非常敬慕。乘勢上前順說黃帝身位,并請姑娘跟隨進京傳藝。嫘祖觀其行,察看思慮后,認定此人非凡,事后必有大的功績,這是千載難遇的機會,斷然表示愿意跟隨黃帝進都。
一路上,幾個人談笑風生而心中有數的嫘祖、閑談慢問,好不陌生。嫘祖把黃帝家事了解得一清二白。黃帝、常伯回到有熊國都后,召集各部諸侯,宮庭官員請嫘祖傳經。這時,嫘祖一言不發。常伯上前問嫘祖,為何一言不發,嫘祖說,你們召集的是九州諸侯和宮庭官員,我是什么?我只是山村姑娘,無資格發言。黃帝聽后,冥思苦想,定她為“蠶正”。嫘祖一聽,思索不對?聽說只有九州諸侯和朝中八正官員,沒有聽說有“蠶正”的官職。這時她想到自己單身一人,離開西陵來到有熊國都,萬一上了當,可怎么辦?心中暗想,不要官職,要件人情,便向常伯題出“黃帝身邊是否需要人管理衣飾?要封,就封我為身邊衣飾之官吧!否則我還是出都回家養蠶”。常伯一聽,心中明白了,內心一想,我自有當一次媒伯了。于是他提醒黃帝:“你今年已30歲了,也該談封一妃了。”黃帝說“今天是百官大會,怎么能談封妃之事呢?”常伯說“你只要不嫌此女是山峪貧女,百官我來說服。”黃帝說:“我從沒想過選妃有山村貧賤富貴之說,只要能為人們著想,造富于人,這是最根本的條件。”常伯一聽,嫘祖附合黃帝心愿,便把嫘祖在家鄉育桑養蠶織巾的功德經歷,向百官講述了一遍,封妃為職,附合雙方理想和心愿,大家聽罷常伯簡說,同聲共呼,請嫘祖娘娘上場,傳受養蠶,抽絲織巾之經。嫘祖有言說明養蠶織巾之經后,又組織婦女童人數十個,親自傳受養蠶織巾的生產經驗,逐漸普及天下人,都能養蠶織巾。解決了天下百姓的衣飾之白。接著又考慮她和軒轅黃帝的婚事怎么辦?”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