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大力開發盤古文化
摘要:本報訊 (記者 侯偉峰 通訊員 鄧 敏)近年來,泌陽縣委、縣政府加大對盤古文化研究及旅游開發建設投資力度,成立中國盤古文化研究中心,開展各項文化活動,有效提高了盤古文
本報訊 (記者 侯偉峰 通訊員 鄧 敏)近年來,泌陽縣委、縣政府加大對盤古文化研究及旅游開發建設投資力度,成立中國盤古文化研究中心,開展各項文化活動,有效提高了盤古文化的影響力,確立了泌陽盤古文化在全國的重要地位,使盤古文化成為享譽全國的知名文化品牌。
一是超前規劃,開發盤古文化。規劃突出“一個定性”、“一張名片”、“六個定位”。一個定性,指盤古圣地生態文化旅游整體形象定性。把盤古文化納入旅游業的大框架之中,把盤古周圍30平方公里乃至泌陽山水統一在旅游發展宏觀規劃中,形成生態文化旅游的大格局。一張名片,就是中國盤古圣地,泌陽長壽之鄉。名片的雙重文化內涵不言而喻:泌陽盤古山是盤古開天辟地、繁衍人類的圣地。這里山清水秀,適宜人居,盤古壽一萬八千歲。今有多名百歲壽星,應成為人們尋根拜祖、追求長壽必然的拜謁之地。六個定位,主要是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定位、旅游區域功能性定位、旅游客源市場定位、旅游服務功能定位、投入產出定位、旅游環境定位。
二是深入挖掘,弘揚盤古文化。申請成立了中國盤古文化研究中心,下設學術、基金管理、常務等3個專業委員會,發展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15名,省民協會員21名,市民協會員31名。同時,發展壯大了全縣文學、詩詞、書畫、電影電視等協會隊伍,形成了一支比較完備的學術研究團隊。會員們按照泌陽縣委、縣政府 “弘揚盤古文化,構建和諧泌陽”的發展理念,從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學術等方面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先后編輯出版了《盤古山傳說與盤古文化》、《盤古神話》、《盤古圣地論盤古》、《盤古神話故事集》、《中國盤古文集》、《盤古文化郵票》、《盤古三月三畫冊》等書籍,拍攝了動畫片《盤古開天》。這些論文專著和影片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盤古神話的地域特色、原始樣式、核心文本及其流變,盤古神話與太昊伏羲文化的關系,反映了盤古文化的特質,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三是內引外聯,開展文化活動。以一年一度的中國盤古文化節為載體,先后舉辦了七次“中國泌陽盤古文化節”,包括祭拜儀式、書畫筆會、盤古郵票發行、民間文藝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多項內容,每次文化節參加人數逾30萬人,中央、省、市多家媒體報道。舉辦了4次盤古文化節書畫筆會,邀請了省書協主席宋華平、副主席云平、張劍鋒等書畫名家參加;舉辦了以盤古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河南省女子攝影家大獎賽,拍攝100多幅反映盤古圣地風貌的作品;舉辦了多次“作家看盤古”采風活動;邀請中國民協和國內有關神學專家白庚勝、潛明滋、張振犁等齊聚泌陽實地參觀考察,舉行了盤古文化研討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宣傳盤古文化,擴大了泌陽盤古文化在國內外的影響,也為推動泌陽縣經濟的發展和構建和諧泌陽提供了文化支撐。
四是加大投資,建設盤古景區。為了加快盤古圣地的開發建設,先后投入巨資,進行了盤古山圣祖大殿前鐘鼓樓建設。盤古山頂廟宇投資1730.5萬元,鐘鼓樓投資180萬元,盤古書畫院投資92.5萬元,拜祖廣場投資1485萬元,南陽漢白玉牌坊投資180萬元,景區道路投資1260萬元,水、電、路、橋、燈、綠化投資30438萬元,以上累計投資35366萬元。進行了盤古圣地山門、拜祖廣場、56根民族圖騰柱和盤古書畫院建設,在盤古山北麓拓修廣場15萬平方米,盤古書畫院建筑面積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