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冶鐵遺址
摘要: 戰國冶鐵遺址,位于河南省西平縣酒店鄉酒店村南500米處,遺址南系龍泉河,北接棠溪河,置譚山水庫兩岸,是戰國至漢時期重要的冶鐵基地。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呈長方
戰國冶鐵遺址,位于河南省西平縣酒店鄉酒店村南500米處,遺址南系龍泉河,北接棠溪河,置譚山水庫兩岸,是戰國至漢時期重要的冶鐵基地。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558米,南北寬190米,面積11152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遺址上殘留有煉爐殘壁、煉渣、鐵礦石,殘鐵劍和生活用陶盆、陶罐、陶甕及建筑材料磚瓦等。另在遺址南(譚山水庫南岸)尚存冶煉爐一座。1987年10月29日——11月7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西平縣文化局聯合對冶煉爐進行搶救性發掘,同時對酒店冶鐵遺址進行了試掘,共開5×5米探方一個,2×7米探溝一條,兩次發掘面積為39平方米,殘高2.25米,爐口殘寬2.14米,底部寬1.6米,煉爐內部可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一橢圓形的鍋底裝爐缸,爐缸的上口內徑東西殘寬1.42米,南部殘寬1.04米,下部為井筒狀,高0.6米,東西寬0.6米,北部因同風溝相連,也應屬風溝部分,風溝周圍的耐火材料還保留著顆粒狀態,離爐缸較遠處,耐火材料中? 的泥土呈紅色,爐子的建造是利用土丘的斜坡先挖一個口大底小井筒,再在南端向底部開一風溝,然后用耐火材料筑爐壁和風溝。探方出土遺物有陶墜、陶盆、陶罐、陶甕、板瓦、木炭等,從查閱的有關史料與遺址本身采集到標本證明,該遺址自戰國延續到晉,除1958年修筑譚山水庫時,對該遺址進行了大面積人為的破壞,其面積為1700平方米,和因譚山水庫沖刷外,保存基本完好。為加強對酒店戰國冶鐵爐的保護,西平縣文物部門先后于1976年、1978年建保護房,新建的冶煉爐房暨酒店冶鐵遺址陳列館,建筑面積175.07平方米,具有保護,陳列、宣教等功能。
責任編輯:wind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