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農民“取經”獲“新招” 農村公路變亮潔
摘要: □晚報記者 滑清泉 通訊員 富 川 “沼氣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項……”昨日,西平縣人和鄉寺后張村委大院內,一場別開生面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會在進行。西平縣農村公路管理所負責人告訴記者,長期
□晚報記者 滑清泉 通訊員 富 川
“沼氣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項……”昨日,西平縣人和鄉寺后張村委大院內,一場別開生面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會在進行。
西平縣農村公路管理所負責人告訴記者,長期以來,農村公路的臟亂差一直是公路管理工作的重點、難點。作為西平縣一個養殖大鄉,人和鄉養殖業起步早、規模大,沿路兩側建有各種畜禽養殖場近百家,年出欄畜禽幾十萬頭(只),對本鄉經濟起到了很大的拉動作用。然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特別是對縣鄉公路的污染最為嚴重,近百家養殖場每年產生的幾百噸糞便,均排放到了公路邊溝內或者直接堆放在公路上。
為解決農村公路臟亂差問題,該縣農村公路管理所一班人首先進村入戶,向當地農戶“取經”,探尋治理農村公路臟亂差的良策;隨后從調動農民積極性入手,采取傳授科學養殖先進技術和廢物利用方式,從源頭徹底治理農村公路環境。于是,他們聘請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來到該鄉的田間、場區、農家進行現場傳授。
這位負責人說,去年,他們幫助當地農民在這段路上沿途建起150多個沼氣池,新建無公害蔬菜大棚、食用菌大棚100座。根據統計,一年下來,農民利用沼氣,戶均可節約燃料開支2000余元,無公害蔬菜則每畝比以前增加收入近3000元,僅此一項全鄉每年將有30萬元的利稅收入,昔日一無是處的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成了當地農民日常必需品和經濟增收的新途徑。
如今,西平縣城至人和的公路上,養殖場基本實現了零排放,堆積如山的秸稈不見了,代之以寬敞整潔的路面和綠樹成陰的路景。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