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全力打造和諧生態宜居城
摘要: 一街一景流光溢彩 一路一樹分外妖嬈西平:全力打造和諧生態宜居城 本報訊 (記者 陳 娜 通訊員 胡軍華) 金秋時節,筆者到西平縣采訪,但見這座豫南小城處處綠樹成行、生機勃勃:白天,“一路一樹,一街一景
一街一景流光溢彩 一路一樹分外妖嬈
西平:全力打造和諧生態宜居城
本報訊 (記者 陳 娜 通訊員 胡軍華) 金秋時節,筆者到西平縣采訪,但見這座豫南小城處處綠樹成行、生機勃勃:白天,“一路一樹,一街一景”,數十個風格各異的小游園點綴街頭,令人流連忘返;入夜,投光燈、射光燈、草坪燈、花樹燈,流光溢彩,分外妖嬈。
作為全省推進城鎮化進程試點縣(市)和全省對外開放重點縣(市),西平縣抓住機遇,以“三保兩創”(保省級衛生城、園林城、文明城,創國家級衛生城、園林城)不斷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努力打造和諧、生態、宜居城市。
制定規劃,科學定位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目標,合理配置城市土地和空間資源。嚴格實行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條龍,加大城市建設用地、建設項目監管力度,使城市建設依法、有序、按規劃實施。該縣投資80萬元,委托武漢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及省內外專家對《西平2004年~2010年總體規劃》進行反復編修,編制了道路擴建、市場建設、建筑工程、排水工程、園林綠化工程等既具有超前性又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的專項規劃,并按照拉大城市框架、膨脹城市人口的要求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目前,西平已形成了8縱8橫的城市框架,縣城建成面積由1978年的3平方公里發展到2008年的3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由2.5萬人增加到20萬人,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5%達到2008年的26%。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民生產生活環境。該縣圍繞城市規劃,重點實施了構建城市亮點的“十場、兩區、四園、十路”建設,改造后的護城河路、解放路等,成為豫南亮麗的景觀大道。實施綠化工程,按照“一路一樹、一街一景、一園一色”的規劃方案對城區的各主干道、園區、廣場進行綠化,新建各具特色的綠地游園41個,面積68.6萬平方米,還在城區主干道高標準植樹13萬多棵,新增綠化面積197萬平方米。目前,西平縣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2.8%,綠地率達27.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5.63平方米,城市綠化點成景、線成蔭、面成林、環成帶,形成了以綠為主,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風光優美,獨具特色的現代城市風光。實現了道路林蔭景觀化,公園開敞多樣化,單位社區花園化,城鄉綠化一體化,呈現“人在綠中走、車在樹下行、樓房花中臥、城市森林中”的獨特景觀,提高了城市品位。實施亮化、美化工程,城區各主要干道兩側鋪砌人行道彩磚26萬平方米,并安裝了彩燈、投光燈、射光燈,綠地、景點安裝了草坪燈、花樹燈,形成了明亮和諧、五彩繽紛的亮麗景觀。
同時,該縣先后投入資金5億多元,高標準新修改造了城區16條60公里城市主干道,開通了12路公交客運線路;新建了火車站、汽車站、文化館、圖書館、體育場等基礎設施;新修排水溝20多公里,建成高標準公廁42座、垃圾站6座、自來水站12個;改造了城市電網,逐步完善了城區的供水、供電、排污、通信等服務功能,同時改造擴建了6大綜合市場,新建了一批現代化市場和連鎖超市、專賣店。
高效能管理塑造西平新形象。該縣建立了以職能部門為主、路長單位為輔、經常性工作與突擊性活動相結合的城市管理體制,先后組建了城管監察大隊、環衛處和園林綠化處,擴充了城市管理專業隊伍,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時,狠抓綜合整治,先后重點治理了占道經營、店外經營、車輛亂停亂放、背街小巷亂貼亂畫、垃圾死角等突出問題,基本實現了停車歸點、廣告歸欄、經營歸店、垃圾歸場,徹底清除了城市“臟、亂、差”現象,使城市管理走上法制化、規范化道路,實現了城市品位、管理水平、經濟社會效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共同提升。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