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徐樓商周遺址發掘出大批文物
摘要: □晚報記者 李玉榮 本報訊 昨日,記者從西平縣文化局文管所獲悉,為配合石武高速客運鐵路西平段建設,西平縣協助省、市文物主管部門,對沿線施工項目范圍內進行文物調查、鉆探,共發現寺后郭遺址、周范遺
□晚報記者 李玉榮
本報訊 昨日,記者從西平縣文化局文管所獲悉,為配合石武高速客運鐵路西平段建設,西平縣協助省、市文物主管部門,對沿線施工項目范圍內進行文物調查、鉆探,共發現寺后郭遺址、周范遺址、徐樓遺址、大劉莊遺址、崔敬古墓群五處文物點。
在省文物專家考察論證的基礎上,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今年3月10日先期對徐樓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于5月13日結束,歷時兩個月,發掘面積650平方米。經發掘,該遺址是一處以東周時期遺存為主,包含龍山文化和漢代遺存的聚落遺址。發掘清理灰坑、墓葬、水井、灰溝等各類遺跡約100座,出土有陶、石、銅、鐵器物100余件,各類器物標本500余件。
據了解,徐樓商周聚落遺址位于西平縣潭店鄉潘莊村徐樓村西,東距洪河約1.5公里,遺址現地貌為略高于周圍緩坡崗地。為配合石(家莊)武(漢)鐵路客運專線的建設,2009年3月~5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西平縣文管所對該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此次發掘共布設5×5平方米探方22個,帶擴方部分,發掘總面積650余平方米,發掘出大批文物。
灰坑70座,以東周灰坑最多見,以橢圓形為主,部分為長方形、圓形及不規則形,大多為斜壁平底,少量直壁平底與斜壁圜底。H22為一東周坑,出土陶片豐富,主要器形有陶鬲、盆等。H54為龍山文化灰坑,圓形直壁平底淺穴,出土少量陶鼎、罐等器物殘片。
墓葬20座,分屬東周、東漢時期。東周墓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均單人葬,葬式除個別仰身曲肢外,大多為仰身直肢葬。有的墓內有隨葬品,有隨葬品者往往在墓室的前上方掏一壁龕,器物置于龕內,隨葬器物均為陶器,多為一壺,或一壺一碗。東漢墓均為磚室墓,有單室與多室兩種,均被盜過。如M3,為一帶墓道的多室磚墓,平面呈“凸”字形,長方形斜坡墓道,墓室分前室、后室和左右耳室,結構復雜,出土有銅、鐵、陶等類器物50余件,有銅鏡、銅錢、鐵劍、陶院落、樓閣、窯、灶、盤、耳杯、樽、雞、鴨、馬、豬、勺、壺、井、鴿子、甕等。
水井9眼,均屬東周時期。口部分長方形、橢圓形、圓形等,均為斜壁,因地下水位較高,無一清理至底部。以J6為例,呈長方形,長1.06米,寬0.74米,斜壁略內收,東西兩側有對稱的橢圓形腳窩,出土有陶罐、盆等器物殘片。
本次發掘是近年來豫南地區為配合國家基本建設而進行的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項目之一。這次發掘為東周時期聚落考古研究等增添了新的資料。
據悉,寺后郭遺址、周范遺址、大劉莊遺址、崔敬古墓群通過鉆探,公布為文物分布區,采取就地保護措施,并將其納入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準備對社會公布。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