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五創”工程為經濟發展助力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孫 力)30歲的“豬倌”劉海波這兩天可真夠忙的:一方面,他要為自己豬場里剛出生的仔豬剪尾、鉸牙、打防疫針;另一方面,身為村里防疫員的他還要為周邊的養殖戶解決養殖中遇到的困難。劉海波是西
本報訊 (通訊員 孫 力)30歲的“豬倌”劉海波這兩天可真夠忙的:一方面,他要為自己豬場里剛出生的仔豬剪尾、鉸牙、打防疫針;另一方面,身為村里防疫員的他還要為周邊的養殖戶解決養殖中遇到的困難。
劉海波是西平縣權寨鎮大劉堂村村民,2006年高中畢業后發現養殖業比較有前途,就跑到北京農業大學自費學習了兩年畜牧養殖,回家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創辦了養豬場,并一天天地紅火起來。如今,他的豬場每年出欄生豬1000頭以上,暢銷上海、廣州、四川、天津等省市。
眼下,像劉海波一樣,西平縣每年都有很多失業人員、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復轉退軍人等在政府的幫助下,順利就業或成功創業。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初以來,該縣民營企業已發展至93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5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9.8億元,同比增長28%;工業用電量達1.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2%。
西平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工業發展基礎相對薄弱,社會就業壓力一直比較大。2007年以來,該縣在不斷加大勞務輸出的同時,大力實施了以“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企業再創業、返鄉創新業、干部創事業”為主題的“五創”工程。本著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企則企的原則,鼓勵各類人員、群體、組織、企業參與創業活動,重點指導幫助大中專畢業生、失業人員、返鄉人員、復轉退軍人、殘疾人、失地農民等的創業。“百姓創家業”,就是動員群眾家家上項目、戶戶有新業,勤勞致富奔小康;“能人創企業”,就是要求先富起來、有一定積蓄的人領辦創辦各類企業;“企業再創業”,就是鼓勵企業轉變觀念,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做大做強;“返鄉創新業”,就是引導務工人員利用學到的新理念、新技能、新知識,回鄉上項目、再創業;“干部創事業”,就是激發各級干部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熱情,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勤政為民。
該縣一方面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復轉退軍人及下崗失業人員等自主創業,鼓勵專業技術人員以資金、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入股,參與經營和收益分配,扶持其創辦科技型企業、農業科技園、中介機構等;另一方面出臺優惠政策,鼓勵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干部職工離崗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兩年多來,全縣先后有4000多人申請離崗創辦領辦企業、到企業掛職鍛煉和外出務工創業。該縣還以稅收、資金、土地等優惠政策,先后吸引了3026名在外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務工人員回鄉投資興業,形成了“人回鄉、企回遷、錢回流”的可喜局面。
盆堯鄉農民楊萬祿,靠著自己的多年摸索,成為“延秋辣椒”種植能手,但苦于缺乏資金,始終“不成氣候”。后來在鄉小額信用貸款的扶持下,他不僅走上了規模生產之路,而且還帶動了全村“延秋辣椒”種植,被評為市級鄉土拔尖人才。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