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田園有四“怪” 怪怪能生財
摘要: 草莓當做“盆景”賣 “草民”致富來得快 蛆蟲變成“金蛋蛋” 絲瓜種成“搖錢樹”上蔡:田園有四“怪” 怪怪能生財記者 徐 丹 李丹丹 通訊員 宋永亮 段
草莓當做“盆景”賣 “草民”致富來得快 蛆蟲變成“金蛋蛋” 絲瓜種成“搖錢樹”
上蔡:田園有四“怪” 怪怪能生財
記者 徐 丹 李丹丹 通訊員 宋永亮 段淑敏
5月14至15日,筆者在上蔡農村采訪,見到了一些新鮮事,聽到了一首反映新農村變化的新歌謠:新農村變化快,上蔡田園有四“怪”,草莓當做“盆景”賣 ,“草民”致富來得快,蛆蟲變成“金蛋蛋”, 絲瓜種成“搖錢樹”,見“怪”不怪真不賴,大把鈔票進口袋。
順著歌謠的思路,筆者走進上蔡農村一探究竟。
草莓當做“盆景”賣
“現在送禮有講究,太貴重了領導不敢要,太俗氣了老板不喜歡,一棵掛果的草莓秧移栽到青花瓷盆里,它就是一件雅俗共賞的藝術品。盆越好草莓的附加值越高,一斤草莓才賣十來塊錢,一棵草莓賣好了就能賺幾十塊。”上蔡縣東洪鄉付氏冬季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付根向筆者介紹了他的生意經。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草莓盆”,春節前后,這句廣告語在上蔡很是流行。上蔡縣冬季草莓種植面積3000多畝,送禮送新鮮草莓不算稀罕,送禮送綠葉紅果的草莓“盆景”就顯得既時尚又溫馨。
付根說,由于春節前后購買不到像樣的花盆,合作社至少有160份訂單沒法履約。現在,他已提前購買了一批高質量的精品花盆,準備在明年好好賺一筆,同時打出上蔡草莓“盆景”的品牌,讓草莓“盆景”走進更多的家庭。
編輯點評:草莓好吃,掛滿晶瑩剔透的紅色草莓果在嫩綠草莓葉的襯托下煞是好看。草莓是種在大棚里的,上蔡農民轉變思維方式,讓草莓種進花盆登堂入室,盡顯農業之美和農民智慧。這是上蔡人的首創,是農業大縣的又一亮麗特色,愿草莓“盆景”走進千家萬戶。
“草民”致富來得快
近段時間,百尺鄉養鵝大戶劉發順的電話特忙,蔡溝、崇禮等鄉鎮的養殖大戶要求他幫忙到省農科院多買點草種,其中一戶竟然要種70畝。
5年前,劉發順在省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在自己的責任田里種了草,上半年種多發黑麥草,下半年種莫斯科玉米,一年下來,4畝地產草8茬共50多萬公斤,完全保證了2萬多只鵝、鴨的“口糧”。鵝、鴨等草食性動物沒草吃不僅生長緩慢,還容易得病。吃鮮草長大的鵝、鴨毛亮肉鮮,武漢、揚州等地的客商搶著要,現在給劉發順打電話要草種的養殖戶,也想走這條致富路。
現在,上蔡縣種草的土地共有400多畝。而臥龍辦事處麥仁村的李新立更絕,他種的10多畝“草”,竟然是讓自己農家樂飯館里的客人吃的。灰灰菜、野油菜等以往被認為麥田里的雜草,竟然被食客們交口稱贊,而在“草”叢里養大的螞蚱、蝗蟲、雞、鴨也是大批回頭客必點的菜。
編輯點評:土地永遠是農民的飯碗,雞、鴨歷來是農民的天然銀行,種地收糧心不慌,養雞養鴨有錢花。但敢于把金貴的土地上種“草”,就是一種開拓,就是一份智慧,從種糧到種“草”是觀念的更新,是傳統農民到現代農民的升華。
蛆蟲變成“金蛋蛋”
看到蠕動的蛆蟲,好多人會感到惡心,可上蔡縣百尺鄉河崖劉村的周富營等養殖戶卻很開心。蛆蟲越多越肥大他們越高興,在他們眼里這蛆蟲就像“金豆豆”,吃了“金豆豆”的雞下的蛋就成了“金蛋蛋”,一塊錢一個!
前年,鄉干部蘇付喜學習外地經驗,投資10多萬元建成了畜禽養殖無公害化基地。他利用動物糞便和農作物廢棄物養蠅蛆和黃粉蟲,再拿蟲子喂雞,雞下的蛋殼亮、清稠、蛋黃發紅。經相關部門檢測,富含蛋白粉、甲殼素、抗癌凝聚素,不僅防癌,還能抗衰老,7000只雞下的蛋0.7元一個,賣得供不應求。短短兩年,上蔡縣“蟲子雞”發展到10多萬只,“蟲子蛋”還是不愁銷路,“金冠”牌商標注冊成功后,精裝的“蟲子蛋”也擺上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超市。
蘇付喜說,他今后打算通過“公司+農戶”的形式籌建上蔡縣無公害化養殖協會,3年內發展養殖大戶500戶,使更多的農戶靠養蟲子走上致富路。
編輯點評:蛆蟲,令人惡心,肥胖的蛆蟲卻像“金豆豆”一樣令雞、鴨、鵝開心,吃了這樣“金豆豆”的雞、鴨、鵝產下的蛋,搖身一變成了“金蛋蛋”,這樣的“金蛋蛋”還有一個上蔡人注冊的名字叫“金冠”,這樣的“金冠”走進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能不說:上蔡人,真中!
絲瓜種成“搖錢樹”
世上沒有“搖錢樹”,上蔡縣卻有渾身都是“寶”的巨型絲瓜。黃埠鎮農民種這種絲瓜1畝地保底收入4500元,他們都說巨型絲瓜就是他們的“搖錢樹”。
“巨型一號”絲瓜就是大,像胳膊、大腿那樣粗,板凳、扁擔那樣長,最長的超過3米。這絲瓜大得稀罕,更稀罕的是這里農民從絲瓜秧一吐攀援須就開始賺錢了。他們把絲瓜藤上的攀援須剪下來賣給高級飯店做成“龍須菜”,價錢好時一斤就是好幾十塊錢。他們把成熟的絲瓜瓜瓤做成絲瓜絡鞋墊和清潔用品,一雙鞋墊能賣5元。他們把絲瓜秧里的汁液導流出來,經過高新技術加工成抗氧化、防衰老的天然美容養顏佳品——絲瓜水,50毫升就賣60多元。
巨型絲瓜的培育人周巍峰對筆者說,上蔡縣巨型絲瓜的種植面積已經突破2000畝,以“巨型一號”絲瓜水為代表的絲瓜系列產品在互聯網上銷售火暴。今年1月,“巨型一號”絲瓜水還在互聯網上獲得美容護膚類產品“全國十佳知名品牌”稱號。
編輯點評:眼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個熱門話題,作為農村、作為農民,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呢?不外乎調整種植結構,選擇有市場前途的經濟作物,培植新的收入點。絲瓜,從單一的食用,到藥用、保健用,從大路菜到巨型絲瓜,體現一句老話,思路一變天地寬。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