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穩步向旅游城市推進
摘要: 全力打造人文景觀 服務現代城市發展上蔡縣:穩步向旅游城市推進 本報訊 (記者 楊見博 通訊員 李夢唐 孫建營)“蔡國故城勝景”、“千畝生態森林植物園”、“蔡明園文化廣場”、“蔡侯陵園”、“蔡國碑林園”
全力打造人文景觀 服務現代城市發展
上蔡縣:穩步向旅游城市推進
本報訊 (記者 楊見博 通訊員 李夢唐 孫建營)“蔡國故城勝景”、“千畝生態森林植物園”、“蔡明園文化廣場”、“蔡侯陵園”、“蔡國碑林園”……如今,走進河南省歷史名縣上蔡縣城,一個個旅游景觀讓人美不勝收。上蔡縣縣城建設已由過去單一的居住消費型穩步向旅游城市推進。
“縣城建設必須立足當地經濟發展,實現由單一居住消費型向旅游城市建設發展。”這是上蔡縣委、縣政府決策者在縣城建設方面形成的共識。為此,他們在縣城建設規劃上明確確立以發展旅游城市為目標,以拉動縣城經濟發展為開發目的的縣城建設總體指導思想,科學規劃,科學發展,使縣城建設始終圍繞旅游城市去發展。
大力開發蔡文化資源,在縣城營建蔡文化景觀。上蔡縣古為蔡國,是天下蔡姓的祖根地,他們大力挖掘蔡文化資源優勢,在上蔡縣城打造一批蔡文化旅游景點。他們首先是投資上千萬元在古蔡國宮殿遺址區建起蔡明園文化廣場,其蔡明園牌坊氣勢恢弘,享譽國內,成為當地名勝園林。其次,投資300多萬元依據蔡國故城建起蔡國故城公園,將整個蔡國故城合理開發利用,其上既有古烽火臺,又有現代小游園,登臨蔡國故城公園,可以見證蔡文化古老發展歷史,尋找古蔡國遺蹤。再次,利用海外蔡姓投資建起蔡侯陵園和蔡國碑林園。這些蔡文化景觀的打造,極大地豐富了上蔡縣城文化內涵,吸引著海內外游客來上蔡探密蔡文化,尋求蔡姓血脈祖根。近年來,上蔡縣因蔡文化景觀的打造每年都要接待數批海內外旅游觀光團體。
大力發展綠色園林縣城,做到城中有園,園中有城,讓上蔡縣城綠起來、活起來。上蔡縣城之所以能成為河南歷史名城,關鍵是縣城四周有河,城內的鳳凰坑、會館坑等有著神秘的歷史故事傳說,有活性,有靈氣。但是,由于過去上蔡縣城市建設缺乏綠色科學規劃,把古護城河和坑塘全部填平建了房屋。在實施旅游縣城建設中,上蔡縣委、縣政府和建設局痛定思痛,把發展綠色園林縣城作為縣城建設的重頭戲,以綠養城,以綠營秀,依靠綠色使上蔡縣城活起來。首先是疏通僅存的北護城河,在北護城河建設綠色休閑通道。其次是投資上千萬元在縣城西南部建起千畝生態森林植物園,園內不僅建有亭臺樓榭,而且種植1000多種國內外名貴觀賞樹木。再次是投資近千萬元在縣城建起17處小園林,設置有各類健身器材。同時,他們還利用該縣花木生產優勢,在縣城周邊發展花木3000余畝,在縣城周邊形成獨特的花木生態園林,四季花木繁茂,鳥語蟲鳴,既是花木場,又是人們旅游勝地。如今,上蔡縣城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縣城。
大力發展城市樓市,打造一流人居縣城。只要是近兩三年到過上蔡縣城的人,都為上蔡縣城的樓市建設發展速度而驚訝。走進上蔡縣城的每條主要街道,到處是高聳的建設塔吊,林立的樓群,那些傳統“小火柴盒”建筑已成為陳跡。該縣既重視改變城市形象,更重視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理念。近年,隨著該縣經濟社會的發展,大批農村人口向縣城轉移,為解決城市新增人口的居住問題,他們廣開招商引資大門,從省內外引入一大批房地產商到上蔡縣城從事房地產開發。他們為入駐上蔡的房地產商樓市建設統一規劃樓層標準,要求不論是臨街樓房還是住宅樓群,樓層不得低于6層,建設中且做到樓中見園,園中有樓。目前,上蔡縣城樓市開發在全省名列前茅。打造旅游縣城為上蔡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近年,不僅來該縣旅游觀光的人數不斷增加,而且來該縣投資發展的商戶激增,僅2009年東西合作盛會,上蔡縣就簽約項目30多億元。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