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20萬“農工”變“技工”
摘要: 有了“金剛鉆” 專攬“瓷器活”上蔡:20萬“農工”變“技工”本報訊 (通訊員 董愛國 宋永亮 段淑敏)一名在外打工的技術員年薪多少?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整整12萬元!日前,筆者聯系到在深圳羅湖園林綠化工
有了“金剛鉆” 專攬“瓷器活”
上蔡:20萬“農工”變“技工”
本報訊 (通訊員 董愛國 宋永亮 段淑敏)一名在外打工的技術員年薪多少?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整整12萬元!
日前,筆者聯系到在深圳羅湖園林綠化工程總公司擔任技術員的上蔡縣和店鄉六肖村農民張國華,2003年3月,擁有花卉種養技術的他在這里當上了一名技術員。5年間,張國華的工資由最初每月200元“升值”到現在的1萬元?!霸谶@里可不算高,一名園藝師的年薪達到50萬元呢!”張國華告訴筆者。
如今,上蔡縣像張國華這樣擁有一技之長在外地當“技師”的農民有20多萬人,足跡遍及全國21個省、市,年人均收入在2萬元以上。
省農業人口大縣的上蔡近年來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十分注重加快鄉土人才的培養。在籌資興建各類職業學校抓好培訓教育的同時,先后多批次從外地高薪聘請了一大批技術人員,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通過舉辦培訓班、報告會和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等形式,請技術員手把手地傳授林果、蔬菜、食用菌等新技術。同時,該縣與河南省農科院、河南農大等科研部門和重點院校簽訂了定向培訓協議,及時選拔、輸送優秀青年農民到農業院校學習技術和捕捉市場信息的本領。目前,已有1萬多人獲得了農民技師證書,10萬農民掌握了1至2門實用新技術,20萬農民工懷揣技能走天下。
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使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技術型、知識型農民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主導力量。洙湖鎮農民曹月亭擁有超大紅石榴種植技術,年收入達到5萬元,在自己獲得豐厚回報的同時,也帶動了該鎮500多戶群眾靠種石榴發了家。崇禮鄉任莊村農民任付太研制出的建設施工新型裝置,克服了裝飾、裝修空白點,榮獲了國家專利。利用這種技術,任付太已經承攬了北京、上海等5家大型建筑裝修工程。
身懷絕技的農民攜技闖市場,通過舉辦花木種植、特色養殖等培訓班,使更多的技術農民涌現出來,進而帶動了全縣特色產業形成。如今,上蔡已形成了5萬多畝的花木種植基地,130萬頭優質三元生豬、400萬只優質肉雞、10萬只鵝鴨特色養殖基地,3萬多畝的溫棚蔬菜種植基地,2萬多畝的姜蒜種植基地。上蔡花木成為奧運會首選綠化產品,綠色生豬直供上海和港澳,脫水姜片出口到日本、朝鮮、俄羅斯等6個國家,年創匯1000萬美元。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