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回歸工程”搬回“金山銀山”
摘要: 實施“鳳還巢” 共建新農村上蔡:“回歸工程”搬回“金山銀山”本報訊 (通訊員 董愛國 宋永亮)每天早晨6時,家住上蔡縣蔡都鎮建設路居委會居民楊太山老人在被當地群眾譽為的“功臣街”晨練后,都會來到縣
實施“鳳還巢” 共建新農村
上蔡:“回歸工程”搬回“金山銀山”
本報訊 (通訊員 董愛國 宋永亮)每天早晨6時,家住上蔡縣蔡都鎮建設路居委會居民楊太山老人在被當地群眾譽為的“功臣街”晨練后,都會來到縣委、縣政府門前的“回歸工程”功臣榜前駐足好一陣子。晨曦中,展示創業明星巨幅照片和典型事跡的“功臣街”格外引人注目,成為縣城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上蔡縣以實施“回歸工程”為平臺,延伸勞務產業鏈,大力開展項目招商,帶動全民創業,走出了一條以勞務潛在優勢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路子。“回歸經濟”已成為該縣縣域經濟發展中最活躍的經濟板塊之一。
擁有139萬人口的農業大縣上蔡,農村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全縣常年外出務工人員30多萬人,年實現勞務總收入20多億元。相當一部分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不僅積累了許多資本,還掌握了多項精湛的生產技術。
栽好梧桐樹,引來“鳳還巢”。為鼓勵和引導在外務工經商人員回鄉投資,上蔡縣建立了城東、城西、楊集三大工業園區,吸引回歸創業人員到城鎮和工業園區辦廠,納入城鎮和工業園區建設規劃,保持水、電、路“三通”,回歸創業人員投資辦企業享受外商同等待遇。成立了非公有制經濟投訴舉報中心和行政服務中心,實行項目經營全程代辦制。對回鄉投資企業進行掛牌保護,落實25天安靜生產日制度,確保企業運行“零干擾”,努力做到既有利于縣域經濟發展,又確保回鄉人員投資收益。
打“感情牌”,架“連心橋”。上蔡縣實行縣、鄉主要領導聯系企業、外出務工人員制度,以鄉鎮為單位設立了外出務工人員聯絡站和創業有成人員信息庫,在勞務密集區域設立了辦事處,利用節假日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發放慰問信,組織慰問團到務工集聚地召開座談會、聯誼會,運用鄉情、友情、親情引導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創業。縣里拿出100萬元設立了招商引資“回歸工程”獎勵基金,對返鄉投資工業企業項目的有功人員授予“上蔡功臣”、“優秀創業者”等榮譽稱號,并在縣城設立創業明星展示牌,調動在外務工經商人員關心家鄉、建設家鄉、回報家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上蔡人經濟”轉化為“上蔡經濟”。
輸出勞動力,引回生產力。上蔡縣實施回歸工程,引導在外務工經商人員回鄉創業,吸引資金流、項目流、人才流、技術流回歸參與各個領域建設,找到了城鄉統籌發展的突破口,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據該縣中小企業服務局和招商局統計,至目前,全縣已有1100多名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采取獨資或參股等形式興辦各類“回歸型”企業1078家,總投資44000多萬元,初步形成了建材、皮革、面粉加工等5大產業支柱,新增產值35000多萬元,安置5萬多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和下崗職工再就業。在這些產業鏈上,全縣新發展種植、養殖、加工、運輸等各具特色的專業村60多個,從業農民10萬多人。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